前几天,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用海虹安全警示
秦皇岛山海关区政府也发布紧急通知:检测出其贝类毒素超标4倍以上提醒消费者近期不宜食用海虹
消息一出,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什么小小的海虹,会引起这么大的波澜?一起来看
1、海虹为何会致人中毒?
海虹又称青口、贻贝,是常见的食用贝类,普通的海虹并无毒性,且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适当食用是对人体有益的。
之前被曝出具有毒性的海虹,主要是由于海虹在食用了一种具有毒性的赤潮之后,赤潮所含有的麻痹性贝毒(PSP)会在其体内累积。由于麻痹性贝毒与贝类生物呈结合状态,因此贝类生物可以与这种毒素和平共处而不展现出任何中毒症状。
图片来源网络
这类毒素极耐高温,普通的烹饪方式几乎无法将其降解,即使是烹煮后的海虹,其体内依旧存有此类毒素。人体一旦食用了此类海虹,则其含有的麻痹性贝毒则会迅速释放进入人体,从而导致人体中毒。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海虹之外,牡蛎、扇贝等贝类水产中也同样可能会含有超标的麻痹性贝毒,即同样存在致人中毒的风险。
2、吃了这种毒海虹会有什么危害?
毒海虹中含有的麻痹性贝毒,是赤潮产生的贝毒素中,公认的毒性最强的一种毒素,它的毒性甚至可以与河豚毒素相当。
图片来源网络
若是食用了这种毒海虹,会导致人体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四肢麻痹、流涎、发烧等一系列症状,若是摄入量较大,则会导致肌肉麻痹、呼吸困难;一旦人体的摄入量超过0.5 mg时,甚至可能致人死亡。
据相关统计,每年因误食此类受污染的贝类水产而中毒的事件就高达2000余起,其死亡率则达到了15%。
3、如何避免此类中毒?
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在外观上与普通贝类并无差异,因此我们很难从外观上辨别出贝类是否含毒。但别担心,我们还可从以下五个方面预防中毒:
1、购买要留神
贻贝等贝类食品可以食用,但要尽量避免购买来自赤潮地区的贝类;在4、5月份这种赤潮爆发的高峰期,建议不要采捕或购买(食用)野生贝类食品。
2、在食用前去除其内脏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贝类生物各个器官组织中,积累的麻痹性贝毒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消化腺、裙边、腮、性腺、贝柱。
因此,我们建议消费者在食用前去除贝类内脏,尤其是它的消化腺及裙边,这样可一定程度地减少摄入其所含有的毒素。
3、不喝蒸煮后的汤汁
麻痹性贝毒是一种水溶性的生物毒素,在烹饪过程中会逐渐由贝类本体溶解至汤汁中。因此,在食用时尽量少喝或不喝蒸煮后的汤汁,也可一定程度地减少摄入毒素的含量。
图片来源网络
4、“中毒”高发时期,尽量不要食用
此类中毒事件有明确的“时间聚集性”,一般在春季达到高峰,夏季和秋季会有所降低,在冬季开始回升。
所以,春、冬两季最好不食贝类食品,避免增加中毒风险。
5、选择大型、正规场所购买贝类。
正规场所售卖的贝类,其来源产地环境有保障,产品在上市之前也会有严格的监测把关。
此外,需要提醒的是,非常不建议大家食用自己在野外捕捞的贝类,这类贝类的生长环境没有经过严格的监测以及检验,其安全性大多不具保障。
4、不小心误食该怎么办?
目前,对麻痹性贝毒尚无特效药,也没有比较好的自救办法,若大家在食用贝类水产后,出现恶心、呕吐、肌肉麻痹等疑似中毒的症状,则应该立即就医,并及时告知医生自己的进食史,以免耽误治疗。
综上所述
对于“海虹中毒”问题
大家不必过度恐慌
春冬季尽量不要食用
在购买和食用时
也要注意“留神”
一旦食用贝类食品发生中毒
请立即就医诊疗
不要拖延时间
如果想找工作,可以找名厨之家,【名厨之家招聘】小程序在今日头条上线了,这里有海量高薪餐饮行业的工作岗位等着你,快点击下方小程序看看哪些岗位适合你。
关注公众号【名厨之家订阅号】或下载名厨之家APP,免费领取厨师服,了解更多菜品做法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985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