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经公布了一项调查研究,说在全球高达7亿人的五岁以下儿童中,约有1.1亿的人正遭受着“隐性饥饿”。
而所谓的“隐性饥饿”,指的就是人体因为摄入的营养不均衡,而导致身体缺乏某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产生隐蔽性营养需求的饥饿症状。说到这里,很多家长疑惑,孩子的饮食中也不缺乏大鱼大肉,怎么会“营养不良”呢?
其实,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是多样化的,不仅需要维生素、微量元素,还需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所以,有些孩子看似吃的挺多,也吃饱了,但是有可能是食用的“低营养密度的食物”。
也就是说,孩子的肉体虽然吃饱了,但是身体的脏器、肌肉、血液、骨头等却“很饿”,这就是“隐性饥饿”。
所以,想要孩子得到真正的营养,均衡全面的饮食结构是必不可少的。而生活中有些食物看似有营养,但是却是“假营养”,不能满足孩子身体发育的需要。
这3种常见食物,其实是“假营养”
1)骨头汤
很多家庭有喝汤的习惯,特别是喝骨头汤,觉得骨头汤可以补钙。但是,实际上,骨头汤的补钙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是一个补钙误区。
动物骨头里的钙质确实很多,但是,真正能到汤水里的却极少,每100毫升中只有1-1.2毫克的钙质。在高温的长时间熬制下,骨头里的钙质还会受到损伤,分量更是少之又少。
同时,骨头汤里的脂肪含量超高,孩子喝了不仅不能达到补钙的效果,还会因为过多的摄入脂肪造成肥胖问题,甚至影响其他发育问题。
所以,与其为了补钙喝骨头汤,还不如喝牛奶有实际的效果。每100克牛奶中就能补充100毫克的钙质。除了牛奶,豆制品、坚果、蔬菜中都有丰富的钙质,不用把眼光放在骨头汤中。
如果想要喝骨头汤,记得也一定要吃里面的肉,肉的营养要比汤多。
2)白米粥
前段时候,有专业医生张文宏建议,孩子的早餐应该喝牛奶,而不要喝粥,瞬间引起网友们的议论。
按照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粥占据了很重要的位置。很多人生病后,因为没有胃口,加上肠胃功能孱弱,很多人还会选择把粥当做第一食物。所以,粥给人们的印象就是营养丰富。
但其实,白米粥是一种低营养密度的食物,除了米就是水,可以说75%的营养物质是碳水化合物。如果孩子只喝粥,不仅占据了胃容量,让孩子无法再吃别的东西,还会让孩子饿的比较快,营养却没摄入多少。
小编建议:
如果家庭确实有喝粥的习惯,可以在粥中加入肉末、蔬菜等食材,让营养更加丰富。
3)调制乳和乳酸菌饮料
牛奶是现在很多孩子每天的标配食物。牛奶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口味浓厚香醇,深得孩子们的喜欢。
但是,牛奶固然很好,但是种类多的让人难以辨别。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打着牛奶旗号的,但是口味酸酸甜甜的调制乳、早餐奶、乳饮料等。
但其实,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牛奶,这类产品大多数是水和乳粉的调制品,只能当做饮料,不能当做牛奶,更不能用来补充营养。而且,这类饮品中,糖分含量极高,很容易让孩子生成龋齿和引起肥胖。
小编有话说
想要孩子在成长的时候能量满满,家长就要让孩子的饮食结构均衡,营养全面。除了让孩子在吃饭时,不管是主食还是蔬菜、水果、肉类,都要均衡的摄入。
肉类营养虽高,但是也要节制,在烹饪肉类时,尽量少放调料,与蔬菜搭配最好。
一些含糖量或者凉性的水果,小孩子也不要一次性吃太多。
归根结底,饮食结构也要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科学饮食,孩子的身体才能健康发育,远离“隐性饥饿”。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