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美禁令自欺欺人,伊朗油轮在海上“偷天换日”,源源不断开往中国

美禁令自欺欺人,伊朗油轮在海上“偷天换日”,源源不断开往中国

自从美国单方面撕毁伊核协议后,就开始对伊朗实施封锁与制裁,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石油禁令,禁止其他国家与伊朗开展石油贸易,否则将遭遇美国制裁,一时间,不少国家打起退堂鼓,停止与伊朗的石油贸易。

然而,情况并未如美国预期的发展。根据中国海关披露的数据,2020年1月到7月,伊朗运往中国的石油每天为7.7万桶,这意味着石油禁令已经被撕毁,伊朗石油正在源源不断运往中国。

而且,中国进口伊朗的石油数量,远比美国知道的多,媒体调查与油轮追踪公司都可以证实这一点。在这个过程中,伊朗油轮还会改头换面,以克普勒的数据为例,伊朗石油进入中国后,会被标注为“印尼石油”。

美国NBC调查发现,至少15艘伊朗油轮悬挂着不同国家的旗帜,修改油轮的数据,躲过美国的追踪。在此之前,NBC发现,一些未被美国制裁的油轮在航行中会关闭追踪器,前往伊朗海域装载伊朗石油,航行到国际海域,再打开追踪器,以此躲避美国的追踪。

众所周知,石油是伊朗的支柱性产业,一旦在全球内无法出口,伊朗将会失去重要的经济来源,甚至会引发伊朗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发出石油禁令,实际上就是想要让伊朗内部发生混乱,达成美国不可告人的图谋。

面对美国的图谋,中国伸出援手,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实际上是双赢,一方面,中国是一个重要的石油进口国,需要大量的石油资源,维持经济的正常发展,进口伊朗石油,可以填补需求;另一方面,在美国石油禁令的影响下,伊朗石油出口陷入困难,向中国出口石油,可以获得急需的资金,渡过眼前的危机。

为了在石油领域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最近数年来,中国一直加大在中东地区的投入。就在近期,中国与阿布扎比签署协议,获得中东特许经营权,让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扩大,与美国挑拨纷争的方式不同,中国采取互利双赢的方式,更加符合各方的诉求。

某种程度上,美国正在走进一条死胡同,开始将思维固定在过去,以为可以像过去一样,拉拢更多的国家站在美国这一边,实现美国的目的,但时移世易,美国已经无法一手遮天,美国要求重启恢复对伊朗制裁,在安理会遭遇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6223.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