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说人民币升值,这是一把双刃剑。目前是进一步挤压我们的出口,在全球经济疲软,逆全球化的大环境下,弊大于利。既然出口受限,人工成本和企业成本又大幅上升,我们世界工厂的位置可能不保。那我们只能出口转内销,也就是现在提倡的内循环。但内循环有个前提是活跃的市场,我们的购买力由于居民杠杆率太高,以及社保的不完善。一直起不来。所以扩大内需,首先要支持实体,去除房地产的金融属性。注意,这块儿不是说要把房地产搞死,因为它是个正经的行业,又不是黄赌毒。所以,那些唱多和唱衰房地产的人,都不够客观。总之,未来没有房地产的支撑,公共支出可能会收紧。之前超发的货币多是堵在了债务里。这相当于止疼药,当药效减退,债又回来了。当疼的受不了时还是会继续超发。超发首先收益的还是富人,因为他们信用良好,可以更先一步借到这笔钱。然后等钱乘了几倍后轮到老百姓时就是通胀。通胀会导致穷人更穷。消费能力被进一步压缩。市场又进一步萎缩。然后又是新一轮的超发。周而复始,恶性循环。
有人说,为什么鹰可以无下限的印钱,我们不行。这个我不太懂,有个大能说因为货币体质不同。简单说,就是人家印一块钱,市场上就多出一块。而我们一块钱,经过七姑八大姨的手传导下来就是七八块钱了。所以我们印不起。
最后说说股市,房市。
股票,明确了需要一个活跃的市场,不需要长熊短牛。完善退市机制,开放外资吸引外资,与国际接轨。
房市,就像刚说的,其实和股票差不多。回归它本来的价值。打个比方,十个人有六套房子,一定是价高者得。多便宜也一定会有人买不起。就像北京的市内的房,全国独一份,那它就是贵。就算它不贵,全国八亿人都买得起了,全去买,最后它还是会变贵。而小城市,人口净流出的城市,或者什么企业都没有的城市,别管多山清水秀,那它最后还是小众。不理解的同学可以参照(边际效应递减)原理。
再说点啥呢,算了,话题太大,等没事再说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3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