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猩猩。
快到年底了,不少小伙伴晒出了不错的成绩单,有些人心情却是复杂的。
有的老铁在宠粉节的直播间里就说:
开心的是,股票收益不仅跑赢了A股大盘(10.78%),还超越了沪深300(23.10%)。但是呢,辛辛苦苦一年,收益率还不如基金的平均水平。
那今天猩猩就跟大家聊一聊今年基金的逆袭,以及如何抉择买股买基。
今年股市的行情,其实猩猩并不感到意外。
不光个股表现不错,大盘也整体涨了不少。
不过呢,整体来看,股票的赚钱效应还是比基金差很多。
根据中信的报告,截至12月中,全部股票的上涨比例仅为55.37%,而基金的高达98.94%。
也就是说,今年不赚钱的基金基本上没有。
再看看赚钱的正收益率分布:
基金的收益率主要集中在10%至70%之间,分布很均匀啊,而超赚钱的基金和赚钱很少的基金都极少。
股票就不一样了,行情有些极端,要么收益很好,要么成绩很一般。
赚钱的股票中,有部分票(6.5%) “鹤立鸡群”,收益超过100%。
大部分的票收益低于20%,两者中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
所以呢,从概率上讲,要获得中等水平的收益,基金的胜率要比股票高不少。
整体来看,相比股票,基金的表现和胜率更胜一筹。
大家都知道,如果你中意股票,除了买股票,还可以买股票型基金。
那细分来看呢?
猩猩发现,股票型基金(包括偏股型基金)的长期表现更出类拔萃。
近3年年化回报率高达19.23%,比上证指数等多个股票指数都要高。
简单点说,近几年,股票型基金的平均表现比股票还要好一些。
即便时间拉长到5年或10年,这个规律也还是成立的。
那为什么,不少小伙伴总感觉股票更赚钱呢?
这主要还是认知偏差导致的。
股票市场总是报喜不报忧,牛股漫天飞,大家都能第一时间了解到。
相反,散户关灯吃大面的案例,这个其实不在少数,但亏损的情况几乎不为人知。
只看到牛股,忽略了烂股,所以感觉市场上的票都在赚大钱。
但实际情况是,赚大钱的只是部分股票,剩余大部分股票都差强人意,甚至有些还让人特别绝望。
比如今年大盘涨了很多,翻倍的牛股也出了不少,但实际上呢,还有近一半的股票都是亏损的。
所以啊,猩猩觉得,股票更赚钱这句话不假,但得加个大前提——
你有万里挑一的“火眼金睛”,能选到好股票。
不管是谁,要想股票赚大钱,得练好选股的技术。
自己觉得选不好,交给基金经理恐怕是更好的选择。
为什么呢?
选股首先需要做好基础研究,跟踪了解关于公司、行业乃至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
从投入时间、背景知识和投研能力来说,猩猩觉得散户都没有什么优势。
国内投资股票的基金经理,大多数都是多年行业研究员出身,起点高了不少。
除了研究外,资产配置也是基金经理的长处所在。
俗话说,鸡蛋不要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道理都好懂,分散投资能降低风险。
但具体购买哪些资产,每种配多少比例,什么时候配置都有讲究。
这些对散户来说,可能还是陌生的领域。
但这对于那些机构任职的基金经理来说,恐怕是上岗必修课之一:
课题就叫:如何根据市场情况灵活配置,降低风险,保证收益最大化。
也就是说,基金经理不仅仅要控制风险,还要考虑提高收益的问题。
能在合适的时间点,逆市重仓有潜力的板块,很考验一个人的能力和勇气。
举个例子,今年年内收益最高(截至12月25日)的十只基金,全是股票型基金或偏股型基金。
让猩猩意外的是,在股市低迷的第一季度,他们都重仓押注了并不起眼的新能源汽车、光伏板块。
总的来说,猩猩觉得,相比个人选牛股,选择好的基金经理,或者绩优基金或许更加实际。
所以呢,普通投资者最好还是优先买基金。现在股票型基金发行也挺火热的,预计明年上半年入市的基金可能会达到万亿元。
最后,猩猩希望大家都能看清股市真相,买基赚钱。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