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放缓了发展的脚步,各个行业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曾有人戏言,如果能在2020年活着,就是赚到了。然而现实的生活压力,却让大多数人真切的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9年年中开始,物价上涨的现象就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尤其是猪肉的价格,从每斤十几元一路飙升至30多元,足足翻了三倍之多。猪肉这一原本人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一度成为了“奢侈品”,这让每一个人都始料未及。紧随着猪肉的脚步,肉、奶、蛋、蔬菜等各类食材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直到2020年上半年,我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呈现上涨态势,这意味着直到今年上半年,物价水平都维持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眼看2020年已经来到最后一个季度,今年的最后的三个月,物价将呈现何种走势呢?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份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就开始出现回落,今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物价整体水平将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今年我国的夏粮大丰收,使得粮食产量总体稳定,这是稳定食品价格的基础;其次各地都采取了积极有力的措施,推进生猪的扩产,生猪产量的增加,让猪肉价格停止了继续上涨的脚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会因此出现明显回落;再者,今年下半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大,这对整体物价水平的上涨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物价所呈现的趋势是整体下降,对于不同类型的商品,其价格运行规律也不尽相同。以下三类商品,将呈现出不同的价格趋势。
首先是我们最为关心的生活必需品,由于供需关系的改善,以及政策的大力扶持,最后一个季度,蔬菜、粮油、日用品等各类商品的价格将趋于稳定。
其次,医疗类商品的价格将出现明显下降,在疫情期间,医疗物资十分紧缺,其价格也出现了翻倍上涨;疫情稳定之后,医疗类商品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供需关系的改变,势必会让医疗类商品的价格出现大幅下跌。
此外,非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下跌。如文化娱乐类商品,高档商品其价格都会出现下滑。最终的原因在于,今年特殊的环境让大多数人变得更为务实,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更需理性,对于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将大大减少,因此,这类商品的价格很难保持稳定,更别提上涨了。
物价水平的上涨也让2020年变得格外艰难,经过多方的努力,疫情得到了稳定,各个行业也将扭转颓势步入正轨,相信物价水平在不久之后也将回归稳定。
对于未来物价水平的趋向,你的判断是怎样的?大家可以相互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3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