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物流涂鸦;
80后,传统物流干了多年,分公司、门店,分拣,财务,调度,运营,返货、物流互联网 、物流合伙人,轮流干了一圈,愿用我的经验为你赋能。
全文总计5946字,建议阅读9分钟。
快递业的变化
2020年“双十一”即将来临,在这个淡旺季交集之际可谓是热闹非凡,有的连发喜报货量节节突破历史峰值,有的部分区域网点罢工、中转爆仓,异常事件不断。
2020年的双十一由于众邮、极兔的加入,将显得异常火爆,价格战将在2020年分出胜负,从而泾渭分明。几家欢喜几家愁的背后往往是淡旺季价格把控和资源投入的博弈,那么2020各家是怎么进行策略应对呢?
观点:
商业持续推动量的强劲增长,市场是对价格竞争的担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激烈,几个月后,价格压力可能会从2021年开始缓解,行业领导者可能面临利润压力和产能限制。
价格竞争可能会减弱,一些顶级公司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利润担忧。由于容量集中度大幅度提高,预计成本在2021年将继续下降。
01 快递业的变化
由于上市公司必须保持足够的利润,价格战的衰落可能在以下几个方面结束:
市场领先者ZTO达到成本下限,估计比2019年低26%,在2023年,虽然由于份额集中度提高,经济增长一直在放缓,估计包裹数量增长仍在20%以上。电商业贡献超过80%。
运输成本:我们越来越发现公路上的快递运输车辆的变化,以自有为主,以干线17米箱车为主流。
截至2019年,中通约90%卡车是自营,拥有和大约70%是高容量15-17米长(相对于9.6米的行业标准),导致降低比同线条每包运输费人民币0.62元。保持其较小的卡车的某些路线与较小的体积和灵活性,但继续减少使用第三方的运输。假设所有未来购买的卡车都是自产的。到2023年,自有车辆拥有率将达到98%,其中90%是高容量(88%)。总载货量高,实现单线运输成本人民币0.47元/包邮。
分拣成本:劳动力占分类枢纽费用的70%,其中:可以通过提高自动化水平来降低。2019年,中通已安装265台自动化分拣设备,包裹分拣占比70%。并导致每个包裹的成本为人民币0.34元。
运单成本:以数字运单使用率超过99%计算,运单成本每个包裹的价格已降至0.04元以下。由于菜鸟的数字化集成不断推进,运单成本得以控制。 快递公司在菜鸟的帮助下采用了数字运单,阿里巴巴不断控股,这不仅降低了材料成本,而且显着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误差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启用自动排序截至2019年,快递公司数字运单使用率达到99%以上,快递公司面单单位成本为0.02元/包。
由于上述原因,快递业的单票成本不断的持续下降。以规模化得以达到,使得壁垒越来越高,后进者压力显现。不可能短时间积累存量,所以价格战会在2023年得以缓解。
规模经济:市场份额不断集中,平均每天的业务量约3200万件,高峰时期的单日业务量达到3500万件,在国内的快递企业中,中通快递的业务单量继续领跑第一.中通快递以22.64亿件的业务单量位居行业第一,与2018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了40%。紧随其后的是韵达与圆通,其业务单量分别为17.8亿件与16.6亿件。而顺丰快递,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业务单量则为9.82亿件,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在规模经济下,成本不断的下降,使得壁垒提高。
02 快递业的未来
2.1自动驾驶汽车将稳步推进:
由于在快递行业中支付给司机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30%,所以如何降低该项费用成为主要降本增效的指标。这可以通过自动驾驶汽车来实现。以现有价格人民币0.47元/包裹、运输装置费用在近期不断的提升,未来可能进一步降至0.35元/包。
2.2全自动分拣中心
中通已安装超过260台自动分拣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动化率超过70%,目前分拣现场劳动力成本仍占到70%左右。分拣中心的成本,预计机器将逐渐取代人力,但机器的成本,工资的增加将在很大程度上抵消福利的增加。
2.3无人机送货
很多快递公司,包括顺丰和中通,一直在投资试验无人机的交付,旨在扩大其航空货运网络。虽然预计在执行过程中会遇到监管障碍和困难。无人机最初的交付,主要考虑的是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但无人机送货可能成为中国农村的有效解决方案。
从顺丰宁夏航班开通,到邮政无人机乡村的启动,可以看出无人机适用于包裹量稀少,密度小、路程远的地区。能够大幅度降低快递派件成本。
03 价格竞争何时结束
2020年作为一些领先公司'获得进一步市场份额的努力可能会受到产能的阻碍。但是,由于还有单位空间,ASPs可能会下降。2021年成本下降23%,而单位利润可能保持基本稳定。
在2012年第二季度,价格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由于2020年不断持续的基础建设投入,将在两年后显现出来,由于人力资源成本的上升,那些投入自动化分拣设备的快递企业将得到红利。
目前价格竞争比以往更加激烈,并且人们讨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价格竞争什么时候会出现一个结束?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把它分为三个层次:
(1)价格竞争何时会减弱?
(2) 价格战何时停止下降?
(3)价格战最终会反弹吗?
3.1什么时候价格竞争会变得不那么激烈?
考虑到顶部一级公司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80%,他们已经面对来自彼此的直接竞争,而价格竞争是由市场驱动的。2020年将是价格战最为惨烈的一年。
理由如下:
1)疫情趋缓、产能恢复
自2020年2月底以来,产能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在过路费的支持下,快递公司重新开始了价格竞争。由于政策和低油价。然而作为通行费从5月份开始加收过路费,平均包裹价格继续大幅下降,申通/圆通/韵达的平均价格为人民币2.0元。10月1日,众邮快递宣布即刻推出1.5元发全国的优惠政策,给旺季前的快递价格战又添一剂火药。
2)成本到达底线,拼底蕴
每单估计成本在1.0元人民币的范围内、这几乎涵盖单位线运输和分拣成本、预计,争取规模效应抵消成本上涨、未来几个月,上市快递公司以及他们的网络合伙人几乎没有收支平衡,或者处于亏损状态,几乎没有留下馀地。单票进一步下降。
3)能力和资本限制
虽然短期内价格竞争是一种交易量和利润之间的差距,为了保持市场份额,快递公司还需要确保足够的产能,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这些都需要资本支出。
在过去的几年里,快递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卡车车队,分拣中心和自动化设备,以增加能力和提高成本效率。使得快递公司能力大幅提升。
未来一年将有200亿个包裹,每年至少需要23亿人民币的工业资本支出。资本是短视的,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未来资本持续投入将趋缓。
3.2价格战何时会停止?
价格战的产生是为了市场份额的集中,尤其对于以规模为主的快递行业。一线公司可能会受到盈利能力和经营能力的限制。当试图在价格上竞争时,相信定价权最终会实现。
仍然是领先的公司和可能有两个因素,以防止进一步降价:运力卡车车队和自动化分拣设备,通达公司已经开始跟进,并成功降低了单位成本。已经接近其单位成本限制,预计成本差异将逐渐降低、缩小,使价格竞争在获得市场份额方面的效果降低。
日本和韩国的经验
2019年日本和韩国,包裹快递公司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
2015年日本工人无薪加班费的巨额补偿;2016年和2018年韩国最低工资上调。从中国市场来看,人口红利已经达到尾声,依靠人力密集的快递业将发生改变。
04 中国快递业可能会继续整合
预计市场将进一步整合,但将通过竞争而非竞争。主要快递公司之间的并购。然而,更长的时间排除并购的可能性。未得到较多的份额,保持自动化设备的高速经济运转,由于资本与电商渠道的原因,快递业将继续整合。
观察现有快递网点的分布和密度,分析约20000个配送网点的位置,并发现了一个大的重叠。所以整合的基础非常充足。2019年阿里巴巴持续购买了申通、中通、圆通的股权允许它增加它的股票交易份额到46%。
市场将本着减缓竞争的原则进行整合,提高盈利能力和再投资。
理由如下:通达系公司层面的资源重叠
4.1分拨中心
通达公司各有60个,全国90个分拣中心来处理包裹。过去几年,分拨中心的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其规模经济和利用率就需要提高规模。
例如,中通在2015年有74个分拣中心,在2019年有91个分拣中心,体积增加了三倍多。如果两家大公司合并,预计将有大量的设施。将需要关闭,因为分拣集线器通常靠近每个其他;其余的需要一定程度的重建。
4.2拖运运输卡车
为了提高成本效率,通达公司一直追随中通的脚步。并投资于他们的卡车车队。由于短期折旧期(五年)进一步需要扩张,卡车车队的整合可能是合并中最容易的部分。
案例:作为一家万辆规模的大车队,中通快递的选车流程越来越像美国大车队的“点单”模式,指定发动机、变速箱、车桥、轮胎、安全配置,在高度标准化的基础上,同时需要高质量的及时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和车辆出勤率。在此次创纪录的2300辆大单交付前,中通快递早已经小批量试水江淮格尔发为其提供的定制化产品和一体化服务解决方案。2018年,江淮格尔发共交付300多辆K7给中通集团。
中通的直营力度非常大,82个转运中心里有76个是直营。在硬件升级方面,各转运中心根据自身实际向总部提出需求,总部经过全盘考量后会为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中通北京转运中心于去年11月新购置了90辆车,主要以沃尔沃牵引头为主。目前,该中心共有运输车300多辆,司机500多名。鉴于北京对外地车辆有着严格的进京条件,新购置的车辆全部上京牌,并均符合京Ⅴ排放标准。
4.3信息技术和管理系统
由于每家公司采用不同的IT和管理系统,相信这将是任何合并的另一个障碍。但菜鸟改变了这一特征,由于基础信息的标准化,使得信息系统之间的EDI更加的便捷,菜鸟的电子面单系统已经覆盖了90%的快递企业,使得信息系统的整合基础得以夯实。
4.4配送网点的资源重叠
通过调查研究调查了送货点的分布和密度,以及分析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强度,它们的商店重叠,主要快递业务公司有中通、圆通和顺丰,以及约20000个配送网点。作业时间,其高度重合性显而易见。
当然市场的整合也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理由如下:加盟商利益受损
由于快递网点的密集重叠,这些网点由加盟商(对于通达公司)来说,整合将很困难,因为它将涉及在特许经营者之间重新分配数量和利润。阿里巴巴收购申通股票的可能性作为进一步证据,2019年8月,STO的控股股东与阿里巴巴签订了合同允许后者以超过100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以购买申通31%的股份。
观点:
即任何两个大的集成公司不太可能整合。
其他可能改变竞争格局的因素,新进入市场者,随着较小的公司退出市场,任何新的进入者都面临着直接的竞争。来自那些已经拥有全国快递网络的顶级公司。
鉴于规模经济对单位成本的重要性和已经激烈的竞争,新进入快递市场的风险很大。预计会有新的进入者将需要更多的投资,并将经历更高的投资水平。为了打入市场而不是最好的赤字。
尽管困难和初期的资金消耗,仍然有新的公司进入市场。
极兔2015年成立于东盟并进入中国快递市场,仅仅四个月的时间里,它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了网络。并实现了每天包裹量占总量的2%。但是,新生公司不会对通达公司构成重大威胁,尤其是市场领导。
由第三方驱动的潜在收购或合并虽然我们不期望一家快递公司被另一家公司买断对于重叠的资源,我们不排除第三方的可能性,如阿里巴巴,推动并购或整合。
目前,阿里巴巴持有通达四家公司的股份以及百世物流;是最好的作为最大的股东,也可以是申通集团。
所以整合会发生在顶级公司与新进入企业之间。
并购整合是不二选择
观国外快递行业发展经验,市场集中度的提升无不是伴随着一系列的并购重组。当前我国快递业已经进入资本时代,并购整合将是提升行业集中度的不二之选。
与国外快递巨头相比,我国快递业市场占有率相对偏低,2015年,UPS、FedEx、USPS和DHL合计占美国快递市场份额的97%,形成典型寡头垄断格局;2014年,日本三大快递公司大和运输、佐川急便和日本邮政市场份额达91%;欧洲市场由DHL、UPS、FedEx和TNT这4家快递公司垄断,2013年合计占据88%的市场份额,其中龙头企业DHL占41%!
对此,快递大佬们早就有清醒的认识,让我们先来回顾下他们都是怎么说的——
德邦董事长崔维星:如果最后只能剩下四家的话,德邦要想在其他占据一席,就意味着“通达”最后只能留下一家或整合成一家。
百世董事长周韶宁:我相信兼并重组案例会越来越多,这将是行业整合的过程和趋势。
圆通董事长喻渭蛟:对于行业内的兼并收购,将重点考虑具有网络互补性的末端一公里或落地配公司;同行加盟制快递企业网点重合度高,不在收购考虑范围之内。
申通董事长陈德军:未来几年,将是快递行业融资、兼并、整合的高发期。到时候如果申通收购了别人,说明申通有能力;如果别人收购了申通,说明申通有价值;如果申通既收购不了别人,别人也不收购申通,说明我们离成功还远着呢!
以上言论透露出两个重要信息:
第一,未来要想在快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肯定要靠并购整合;
第二,对于已具备国内网络优势的快递企业而言,未来将着重考虑具有业务或资源互补的并购标的。
未来预测1:电商趋缓,整合加速
2015年,中国快递业经历了30%--35%的符合增长率,这得益于电子商务的扩张和最后一公里快递的渗透,未来增长将放缓,但基数仍旧很大,预计2020年增长率为27%。
快递的增长与电子商务交易总额(GMV)相关,2020年80%的快递单来自于电子商务交易,这一比例将会持续增长。所以应密切关注拼多多、京喜的战略合作方,这必将影响快递业的走向!
当电商增速与快递容量不匹配的时候,过剩的产能会引发整合加速!
未来预测2:多业态具有巨大挑战
由于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体量,使得快递企业长期从事单一业态的运营。目前众多快递企业基本都渗透到快运行业,并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从业务的本质来看,相互之间的资源整合是有益的。
参考日本运通的营业项目:搬运(单身汉搬家、海外搬家、艺术品搬运);支持电子商务交易(塘鹅件);国际多式联运(海陆空联运、铁路集装箱运输);回收物流(办公设备回收);金融物流(保安运输);流通加工(食品加工、装入软件);物流信息管理(GPS、提供在途运输信息)。从上述经营项目中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与世界运输业的差距。
从事单一业态,非常容易形成价格竞争,但在近场电商,即时配等领域,竞争如何同快递派件业务相互融合,这是非常值得行业深思的。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物流圈内的朋友能有所帮助,谢谢!
欢迎在下方留言,交流你的观点,你也可以,收藏此文或者转发出去,让更多的人受益!
祝近安!
此文为作者原创,由「物流桃园」授权在今日头条「物流者说」进行原创发布。
物流者说,懂物流,更懂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2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