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直致力于推动地区和平稳定,对邻国印度的态度也一贯如此。自从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后,中印关系就变得逐步敏感,而如果要缓和两国间的矛盾,这首先要从改变印度对中国、对冲突的一系列错误观念和偏见。
驻印大使致力于推动中印关系缓和
在发生中印冲突后,我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就要求印度严惩闹事的军方。针对印度内部不断加剧中印冲突的呼声,孙卫东大使表示“前不久中印两国边境地区发生了不幸事件,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现在双方都在努力地加以妥善处理。从历史长河中看,这只是短暂的一瞬间。”
在这场矛盾中,中印双方都应该有长远的目光,控制住双方分歧的态势。努力寻求一条双方都认为公平、合理的解决之道。孙卫东大使传递了中国的态度,坚定维护中国的合法权益,同时又体现了大国风范。
在8月25日的中印青年座谈会上,孙卫东更是谈到“印青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搭建中印人文交流桥梁。”可见,从一开始,孙卫东大使就希望推动中印关系正常化并努力修复裂痕。这也是我国一贯的态度。然而,印度方面的态度显得有些冥顽不化。
印度的态度却并不动摇
实际上,在加勒万河谷冲突遗留的问题上,印度并不是第一次这样挑衅了。在已进行的谈判中,印度已经累计三次向中国发出“警告”了,一度声称,印度得不到满意的方案,将再次诉诸武力。而据印度媒体报道,对于中方的态度,印度国防部总参谋长比平·拉瓦特却表示:如果印度和中国之间的谈判不能缓解中印边境的紧张局势,印度将拥有“军事选择”的权力。
众所周知,印度当前面临疫情大关,经济停滞不前,莫迪政府执意挑起边境冲突,使得尼泊尔、巴基斯坦两国间的矛盾也越发加深。印度野心勃勃,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印度的军需问题,在此前,印度剑拔弩张的时候曾大张旗鼓的购买武器,同时也暴露出了自己的军需短板。如今订单下了,武器却迟迟未到账,印度能否有充足的装备作战都还是一大问题,又怎么还能如此嚣张的公然“威胁”呢?
无论是从大局考量,还是依据中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对于印度的基本政策一直都没有变。我方不愿意把印度当为敌人,诉诸武力与冲突,更多的是希望两国关系恢复正常化。印度也应该因为中方一直以来的努力有所改变,及时止损,避免在损害中印关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30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