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长弓利箭穿铠甲,克雷西会战,奠定百年战争第一阶段英国的胜利

长弓利箭穿铠甲,克雷西会战,奠定百年战争第一阶段英国的胜利

克雷西会战发生于1346年,是百年战争期间,英法两军在的克雷西村附近进行了一场交战,此战中,英国以不到200人是伤亡,战胜法军3万多人,成为世界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此战也奠定了英国在百年战争第一阶段的胜利基调。

1346年8月27日上午,火辣辣的阳光洒在克雷西战场上。前面的克里克斯谷地里。散发着一股浓烈的血腥味,偶尔还能听到几声微弱的呻吟。抬头眺望,只见遍地尸横,血液将大地染成了铁红色。一副惨不忍睹的场景刺激着爱德华三世的神经。战争开始于头天的黄昏,一直持续到次日的拂晓,法国骑士与步兵一次又一次的发起冲锋,都被英军打退了,算起来已经有15次之多了。这次战役,猛烈程度是英法两国开战9年来前所未有的。

克雷西会战

1337年,爱德华三世率领英国军队大举进攻法国,英法百年战争爆发。法军无法阻挡英军的步伐,丧失大片领土。1340年,斯勒伊斯海战中,英国取得了制海权。1346年,爱德华三世再次率领着军队进攻法国,8月26日下午,英法两军在克雷西相遇交战法军在数量上占据优势,且以重装骑兵为主,弓箭手较少;英军以步兵为主,弓箭手众多。战争时,法军的弩手在前,骑兵殿后,但是法军弩手发射的弩箭命中率差,而英军所持的长弓射程远,可达350米,命中率也比较高,杀伤力强大。法军以骑兵冲锋,都没能突破英军的防线,反而损兵折将,在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头部受到箭伤后,法国军队就已经溃败,逃之夭夭了。

英国军队的长弓

爱德华三世并没有因此掉以轻心,一直控制着军队阵型,严阵以待,以防法军去而复返。一直等到红日高挂,侦查人员报告,战场附近已不见法军的踪影。这时,爱德华三世才终于松气,下令士兵们解散队形,准许部下搜索战场,让士兵们去搜刮敌人身上的财物。战争结果统计,法军死伤惨重。摆在战场上的死尸中,包括了波希米亚国王、洛林公爵、法兰德等10位伯爵,以及骑士将近1600百名,数千名普通士兵。根据法军现有的实力,这场惨败意味着他们绝对再无能力再战了。

作为英国国王,爱德华三世对于这场会战是有备而来的。战争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策划,眼前的情景也说明,他确实胜利了。爱德华三世取得战争的胜利,原因是多方面的。

安德华三世

首先,改革军制,招募了一支精兵。爱德华三世颇具战略眼光,深知优秀的军队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基本条件。英法之间的战争是当时作为英国的他为争夺法国王位主动挑起的,虽然在1340年的大海战中,英国取得了重大胜利,但法国幅员比英国更为辽阔,人口也多达2000万,而英国相对于法国来讲,显得地狭人少,英国在战略上明显居于劣势,单靠过去的封建民兵是无法取得在欧洲大陆上的胜利的。因此,在海战取胜后,他开始着手改革军制,采取所谓“配赋制”方式招募精兵。

配赋制实行的办法是由地方官募兵委员会共同负责。首先在地方上进行清册,然后按地租收入有地主们供应兵员;凡地租收入达5英镑者,应负担一名弓箭手;达10磅者,负担一名骑马步兵;20磅者,负担一名骑士;所有的封建大地主,则应该负担相应整队的军事人员。如查理德曾负担23名骑士、44名骑马步兵和82名弓箭手;牛津公爵曾负担23名骑士、44名骑马步兵和63名弓箭手。若无法上缴或是拒绝相应的军队人员,就会受到罚金惩罚。这样招募来的兵员,都经过严格挑选,由国王发给薪响,认真加以训练,将其变为一支有组织、有纪律的精干部队,其战斗力远远超过过去的民兵组织。

克雷西会战中的英国军队

其次,改进武器,使用长弓利箭。英国自被诺曼征服后,就一直让人民练习射箭,将射箭当作是英国的国技。几百年来,英国所有的自由农民,即国家的常备性民兵,都需要自备弓箭。在作战时,弓箭手配合骑兵的行动,掩护骑兵对敌人发起进攻,这种战斗方式,往往能够取得战争的胜利。13世纪末,爱德华一世从南威尔士引进了一种长弓,威力更甚于传统的短弓。这种长弓有6尺长的榆树制成,箭长达3尺,射程可达350米,不但杀伤力强,能够穿透两层锁子甲 ,命中率也高。这在当时来说,是一种威力强大的武器。到爱德华三世时,他下令军队普遍使用这种长弓利箭,这使得他在英法百年战争的第一阶段,几乎支配着法兰西战场。

长弓为英军战胜法军立下“汗马功劳”

第三,讲求战术,以防御作战为主,消耗敌军。爱德华三世是一位善于防御作战,又能及时反击的战术家。他善于发挥骑士与弓箭手的特长。在当时,战争多以骑兵为主,担任着战争的决定性任务。爱德华三世在作战时,总是命令他的骑兵先下马,将其组成抗击敌人骑兵冲击的方阵,以保护自己的弓箭手。因此,他的阵型通常都被分为三个部分。前面是并摆的两个部分,有下马的骑士组成,中间保持一个间隔,后面摆一部分,有骑士或是骑马步兵组成,作为预备队,随时待命。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一个类似倒三角的“V”字阵型。弓箭手被安排在前面两个部分的侧翼上,形成一定的角度延伸出去。

不过爱德华三世的这阵型有一定的地形要求,位于侧翼的弓箭手一般需要一个障碍依托,如森林、山川、河流或是村落。为了保证弓箭手的安全,爱德华三世都会命令士兵在弓箭手处,就地挖掘堑壕,在阵地前面设置阻挡敌人冲击的栅栏并且对地形作认真的勘察行动,尽量选择有利于英军作战的有利地形。

克雷西会战

在克雷西会战中,爱德华三世率领军队先到达战场,认真对当地的地形作了勘察,选择有利的地势作为阵地,在阵地前面挖掘了堑壕。由于英军事先到达战场,摆好阵型以后,法军尚未赶到,所以英军得以吃饭和休息,使体力和精神得到恢复。这对于之后与法军的作战中,英军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战争,对于击败法军的连续进攻,产生了有利作用。

最后,爱德华三世能够取得战争的巨大胜利,与当时法军的无能也有着极大的关系。法国国王腓力六世率领他的优势军队追踪英军时,一直未能摸准对方的行踪。8月26日下午,当法军前锋接近克雷西战场时,腓力六世鉴于天色已晚,敌情不明,准备暂停前进,宿营过夜。没想到的是,由于传令不清,后续部队不断推进,迫使前锋部队无法停止下来,继续前进,使得在黄昏时抵达英军阵前。当时,法国的雇佣兵即热那亚弓箭手,突然遇到英军后大乱。法军的本队,由阿伦森伯爵和法兰德伯爵率领,在法军秩序混乱时才赶到,于是,法军顾不得大雨刚过、暮色已至、法军赶路疲等不利条件,向狂蜂一样向英军阵地冲去,结果严阵以待的英军,从容的利用长弓,在法军还未到达阵前时,就将其射杀。

腓力六世

法军在作战时,还是沿用过去哥特人以冲锋为主的战术,一次又一次地向英军阵地发起冲锋,每一次的冲锋,不但没有冲破英军的阵线,反而使得自己军队秩序更加混乱。法军的混乱为英军的弓箭手创造了极大的便利,目击者曾这样描述:“英军的弓箭手就把箭向他们中间射去,几乎不需要瞄准,就可以箭不虚发,每一箭都可以射中人或马,射透他们的头或臂或腿。这样,战马发狂了,有的站着不动,有的向两边冲,有的回过头来跑。”由此可以看出,法军在作战时根本没有进攻计划,军队纪律也不严明。这场战争自始至终都是一场混战,这也为爱德华三世赢得战争胜利提供了条件。

英法百年战争油画

结语

克雷西会战,在英法百年战争中地位十分重要。它基本决定了战争第一阶段的结局在欧洲战争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页。这次会战中,英军以少胜多,大约用了8000左右的兵力,打败了法军1.2万人的连续进攻。会战的结果,不仅导致了法国在以后与英军的战争中不断失败,英军在欧洲大陆取得军事优势,也为英国陆军赢得善于防御的作战美名。此外,战争中英军的长弓利箭射穿了法国骑士的铠甲,从而子啊一定程度上动摇的欧洲中世纪战争以骑士为主的局面。使得一些开明的国王认识到,单靠骑士制度并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

参考资料

《外国战争故事30则》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445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