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被黑洞吞噬的恒星,发出的最后一声尖叫
天文学家又披露重磅天文奇观:他们从2.15亿光年之外的一个星系,观测到其中心位置,一束耀眼的光芒闪耀进入太空的虚空深处。
这一壮观场面,也意味着:一颗垂死的恒星,因太靠近一颗超重黑洞,最后被其吞噬那一瞬间,所发出的最后一声“悲惨”的尖叫。
画面真的很唯美!随着恒星被撕裂,它化成丝丝碎片如同拉面般,被衰减成为一条长而细的材料线,然后被吞噬,掉入黑洞。
“案发”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这个在2019年被发现的,然后被命名为AT2019qiz的恒星吞噬事件。是一颗被黑洞巨大的引力场的作用下的恒星,先是拉伸,然后被撕裂,最后被吞噬!而这一系列的过程,在天文学术领域也被称作为潮汐破坏事件(TDE)。
同时,吞噬这颗恒星的过程中,黑洞的中心轴部分,会向外发射一股强大的物质冲击波,也就是天文物理学家常说的那股耀眼的光芒。可也由于在“案发”现场,恒星破碎时留下有太多的尘埃云,导致这种光的耀斑常常被遮蔽,人们很难观测到。
但这次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天文学家马特 · 尼科尔Matt Nicholl,所率领团队很走运!他们几乎完整地观测到这个整个过程,从最初的耀斑,到TDE 消失了个月的时间。尼科尔教授和他的团队,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并仔细绘制了 AT2019qiz,在多种波长的光线中的衰落,包括紫外线、无线电、光学和 x 射线。
而让人意味惊喜的另一个好消息是:这次的TDE事件,其大多数在光谱范围内,甚至包括了紫外线,都有观测到发出光线能量。通过这种精密的光谱绘测方法,研究小组实现了对AT2019qiz事件,其所涉及质量的估算。
尼科尔教授兴奋地表示:这次“受害”的恒星质量约与我们的太阳相当,而这次事件,它至少一半的质量是直接贡献给了黑洞,而这次“作案”黑洞的质量是太阳的100多万倍。
这次的 TDE 事件,也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因为它不仅为过去争论不休的,黑洞吞噬—排放理论,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与数据,而后续围绕这项观测数据的更多研究,或许会让人们真正破解有关超大质量黑洞吸积和大规模喷射的详细物理过程。
其实,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人们早就提出了各种假设,比如今年早些时候,一个研究小组就曾经证实过,这颗受到破坏的恒星,它的一些碎片,会如同漏斗式水漩涡那样形成了一个物质盘。这些物质进入黑洞,就像流向下水道里的水一样。而前几年,也同样有一个 TDE事件也曾显示出:黑洞发射的等离子喷流,与它吞噬的恒星物质数量是成正比。
能暂时抵抗住黑洞的拉扯,而没被完全破坏的恒星表明:黑洞其实也可以与它的食物相安无事地相处,并在数十亿年内,形成特殊轨道上的“伴星”,在一定时长内共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4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