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国家在一些重大的节日里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阅兵既彰显国家的实力,也能提高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尤其是对于我国来说,最近几年举办的大阅兵无不让人心潮澎湃。不过我们了解的一般是现代的国家,那么在古代封建社会有没有举办过大阅兵呢?答案当然是有。那就是在我国的明朝永乐年间,皇帝朱棣举办过一次大阅兵。
明朝建立初期,元朝的残暴统治和长久的战争,给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虽然明朝成立了,但是元朝的开国皇帝成吉思汗建立的四大汗国中的三个仍然存在,明朝此时处于内忧外患当中。一方面要让这个积重的国家迅速成长起来,另一方面还要应对这三个汗国。公元1369年朱元璋调动了40万大军北伐北元皇庭,彻底粉碎了他们对明朝的觊觎,把北元皇庭的军队打散打怕了,让他们走上了和祖先一样的游牧民族的道路。
不过元朝政府灭亡以后,曾经在朝廷里当官的一些官员流亡到了中亚和西亚等国家,他们没有能力替元朝报仇,更是没有办法复辟元朝,所以就在这些国家的君主面前刻意的诋毁明朝,以引起对明朝的敌视。这三个汗国里面的西察合台汗国出了一个很有能力的权臣名叫帖木儿,他灭掉了西察合台汗国的皇帝并且取而代之,建立了著名的帖木儿帝国,有了军队和领地之后,他们就着手准备开始东征明朝。
帖木儿是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他虽然想覆灭明朝,但是也明白这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事情。他先是派遣间谍到明朝的首都收集情报,然后当着埃及使臣的面羞辱了了中国使臣,紧接着召集其他的两大汗国来了一场规格很高的蒙古人大会,正式举起了反明复元的大旗。不过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还没有攻打明朝他们内部就先乱了,因为蒙古本部的鞑靼和瓦剌部落居然派使者到明朝所在的南京通风报信。
在帖木儿准备攻打明朝的这些年里明朝的皇帝已经变成了朱棣,永乐四年帖木儿带领的所谓的百万大军开始东征。早就接到消息的明朝在河西走廊以及新疆哈密一带布阵迎敌。结果这场仗还没有开打帖木儿就在东征的路上病逝了。他的过世不仅动摇了蒙古大军的士气和军心,还让这场大战失去了指挥官,原本一场应该有大场面的战争就这样随着他的去世流产了。
帖木儿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沙哈鲁放弃了东征中国,同时还向明朝示好,有意恢复和明朝的宗主国关系。现在看来沙哈鲁当时的决定算得上是大智慧,因为那时的明朝在军事、政治、经济各方面发展成熟,根本不会让帖木儿汗国讨得好处。表面上中亚和西亚的国家正式承认了明朝的天朝第一的地位,实际上因为元朝大臣之前在这些国家中间散布的反华言论,让他们对明朝真正的实力还存在怀疑态度。在这种情况之下,朱蒂选择大阅兵正是一个宣扬明朝实力的最好机会。
公元1418年。朱棣派遣使臣出使中亚、西亚等国家,邀请他们派遣使臣来明朝。公元1420年7月中亚西亚大约20多个国家组成的600多人的使团到达了嘉峪关,朱棣不仅派遣6000名精兵强将一路保护,还让他们参观明朝的重要军镇。为了让这些人能够在明朝得到最好的体验和感受,朱棣还让明军中的蒙古族和回族军官接待他们,介绍大明的民族政策。
1420年11月20日,朱棣在北京接见使团。因为一路上在明朝的所见所闻,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对明朝对朱棣心服口服,面对朱棣时皆行叩拜大礼,只有帖木儿国使臣以他们国家没有此种风俗为由坚持行鞠躬礼。1421年春天朱棣要在北京周围开始大规模的狩猎活动,各国使团都接到了通知。到了三月,使团进驻到北京北边的回来以后,才发现这场所谓的狩猎其实是朱棣精心安排的大阅兵。
明朝的军队表演了各式各样难度不一的军事科目还向使团展示了明朝强大的火器技术,这些高科技武器看的使团眼花缭乱。阅兵整整持续了一个月,整个活动结束后朱棣在土木堡接见了使团,帖木儿国的使臣被明朝强大的军事和经济实力震惊的无以复加,带头下跪磕头,此前行鞠躬礼时的傲娇劲已经荡然无存,还向朱棣敬献了一匹帖木儿生前专用的御用坐骑,以表达对朱棣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31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