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肥肠
所谓小汤菜就是半汤半菜,菜可以食用,汤可以喝。有人会说了,小汤菜无非是比普通菜的汤多一点,会有什么特点,其实它的特点可多了。
小汤菜的四大特点:
1、主料异常鲜嫩。
专业厨师都知道所谓嫩就是食材含水量高,半汤菜的原料大半浸泡在汤中,汤汁渗入比较透彻,肉质自然鲜嫩无比。
2、入味足透省调料。
很多厨师为了缩短入味时间(尤其是较短时间成熟的菜品),而加大调料的用量。而小汤菜因为从烹制到上桌都浸泡在汤汁中,所以入味又足又透,加入少量的调料即可以起到很好的入味效果。
3、一汤两用不浪费。
豫菜因擅于用汤,所以很多菜品的主料都是需要先用汤汁烧至入味,捞出后再进行下一步的烹调。烧制主料的汤经烧制,吸引了主料的营养与美味,比原汤更加浓香有营养,倒掉不用太可惜了。小汤菜则弥补了这一不足,烧制主料的汤汁最后一起成菜,原汤原食,比普通汤菜味更浓美味又健康。
4、喝汤泡饭自己选。
很多客人将小汤菜的原料吃完后.把汤汁用于泡饭泡馍。也有很多客人喜欢一边吃菜一边喝汤。吃法多样口感丰富。
小汤菜的制作关键:
1、调料少加入味淡。
前面说到,小汤菜的主料是十分容易入味的,所以调料不用加太多。另外,小汤菜的汤是要直接喝的,所以也不能太咸。
2、主料提前焯水。
传统烹饪方法中,许多肉料为祛腥臭味都是要提前焯水的。但是小汤菜的主辅料不论荤素都要提前焯一下水,肉料祛腥、素料去土沙味。因为小汤菜的汤直接饮用,长时间加热的过程中,原料的所有呈味元素都会渗入汤中。所以如果不提前焯水会直接影响成菜的汤品质感。
3、汤汁没过原料一半。
小汤菜上桌时的状态应该是汤汁没过原料一半。这样的好处有二,一是看上去有立体感,还若隐若现。二是汤汁太多,味道就不够浓香了。
3、烹制过程少用油。
小汤在烹制过程中应该尽量少用油,主要是前期的煸锅、抢锅。如果有原料需要炸制,就一定要沥净油脂。因为烹制的过程中食材本来就会析出油脂,成菜的汤直接饮用,油量大了口感不佳。
提醒:
肥肠做成小汤型是很经得起考验的,如果做不好,汤就会腥臭无比。所以选用已制熟的肥肠是对的。但是初处理的熟肥肠最好能炸一下,这样避免成菜腥臭。成菜小酸辣型香而不腻。
原料:
熟肥肠300克,酸菜、大蒜各50克,酱椒10克,鸭血100克。
调料:
盐、芝麻油各3克,香醋20克,辣椒酱30克,高汤500克。
制作方法:
(1)鸭血切块焯水。
(2)把大蒜炒黄,下入酸菜、酱椒炒香,放入香辣酱、肥肠、高汤、鸭血炖3分钟。加入剩余调味料,待汤收至剩1/3时即可。
干锅鱼杂
很多厨师觉得处理鱼杂麻烦而很少操作它,其实鱼杂做好了是一款很不错的口味家常菜,而且利润颇高,我用自制干锅酱来烹调鱼杂,口味香辣适中、回味无穷。
自制干锅酱配方制法:
将家乐干锅酱500克,李锦记蒜蓉辣酱、蚝油各100克,番茄酱、花生碎、蒸鱼豉油、东古酱油各50克,白糖30克,沙姜粉、香料粉各15克(八角、花椒、香叶、麻椒各50克打成的粉),混合均匀即可。
适用范围:
多种干锅菜品,咸鲜香辣,如干锅鱼杂。
制作方法:
(1)把安康鱼子250克、安康鱼肚150克、安康鱼白100克用白醋水(水和白醋15:1)先清洗一下,加葱段、姜片、香菜各30克,盐2克,料酒15克,胡椒粉5克拌匀腌制2小时。
(2)腌好的鱼杂去掉葱段、姜片、香菜,入开水中烫一下,入凉水冲洗干净杂质。
(3)锅烧热入花生油20克烧热,下自制干锅酱35克、美人椒圈20克爆香,注入高汤150克,下鱼杂和鸡粉3克,用锅铲轻轻翻炒约3分钟至吸收完汤汁,盛入垫有圆葱丝80克的干锅中,撒上青蒜丁20克即可。
泡椒脆肚
特点:
这道菜是卖得很好的一道菜品,鱼肚加入自制的双脆酱炒制而成,口感脆爽,但是注意在锅里炒制时间不要过长,否则会影响脆感。
砧板:
1、芹菜50克切长3厘米的段;泡姜15克切指甲片;泡好的黑木耳50克撕成小块。
2、将鱼肚200克洗净,加盐3克,姜片、葱段各8克,料酒15克,沙姜粉1克腌制10分钟。
特制双脆酱制法:
将藤椒油1.5千克、三五底料10千克、火锅底汤6千克、十三香400克、厨邦鸡粉2千克拌匀即可。
炉头:
(1)鱼肚焯水2秒钟;芹菜、木耳分分别焯水。
(2)锅内入红油10克烧热,下红圆泡椒25克煸炒出香。
(3)锅内入红油20克烧热,下泡椒末20克、泡姜片炒出香味,下入特制双脆酱30克炒热,加水50克,下鱼肚,加盐3克调味,加入青美人椒圈20克,淋湿淀粉5克勾薄芡,起锅。
(4)取烤热的石锅,放入木耳和芹菜垫底,倒入做好的猪肚,放红圆泡椒,上桌食用即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45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