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望着,盼望着,期待进入六月份后,水果蔬菜的价格会因集中上市而价格下跌,期待炎热天气下,水果能带来一丝清凉,然而落入眼帘的场景,不能说事与愿违,至少是一角的擦肩而过。部分夏季时令水果上市导致价格环比增速下降,6月水果价格同比依然维持高增速。
另外,猪肉的价格也保持高增速,水果和猪肉的价格增速,让整体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继续保持中位水平,要知道,物价的波动,是牵一发而动全身,那么将对国内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物价上涨或导致购买力有所降低,货币政策保持稳健
近日,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8.3%,非食品价格上涨1.4%;消费品价格上涨3.2%,服务价格上涨1.8%。上半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2.2%。
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今年上半年的整体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属于温和通胀,但6月当月,食品价格的上涨是带动整体物价上涨的主要驱动力,从具体的食品同比涨幅来看,鲜果价格上涨42.7%,影响CPI上涨约0.71个百分点;畜肉类价格上涨14.4%,影响CPI上涨约0.59个百分点(猪肉价格上涨21.1%,影响CPI上涨约0.45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水果和猪肉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带动食品价格上涨的主力军,进而推动整体物价指数保持上涨。受制于猪瘟的影响,是推动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而水果价格的“暴涨”,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去年一些水果产量较小,导致市场供应不足,结合当前一些水果在季节性并未集中上市,在需求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相关水果价格涨幅明显,比如苹果。
另一方面是,去年同期价格较低也是涨幅扩大原因之一。按照季节性供应习惯来讲,6月份之后水果价格将集中上市,水果供应能力加大,价格有望下幅,从环比的角度来看可以印证,西瓜和桃子等水果集中上市价格下降,但苹果和梨价格继续上涨且涨幅较高,加之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强降水影响采摘和运输,火龙果和菠萝等水果价格上涨,(苹果和梨正常季节上市在秋季,从各方面因素来看,水果价格不如蔬菜价格那样容易回落)。鲜菜大量上市,价格下降9.7%。
物价的波动不仅影响到我们的日常经济生活,对于物价上涨,最直接的影响是使我们的购买力降低,而且,物价的波动,还对央行的货币政策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当物价上涨过快,市场具有通货膨胀的风险时,央行往往会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而当市场具有通货紧缩的风险时,央行往往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
就目前物价波动而言,虽然看起来涨幅有点快,但整体涨幅尚处于温和通胀范围之内。并且,主要拉动物价上涨的水果受季节性影响,在接下来水果集中上市的过程中,水果价格将会出现回落,进而带动整体的物价放缓。
所以整体来说,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以因当前的物价上涨而收紧。当前央行的货币政策保持稳健,货币流动性松紧适度。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中,我国央行或更多侧重于“稳增长”与“防风险“结合,并为实体经济增长营造一个更适宜的货币环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98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