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据显示,9月17号以来纽约联储累计向市场投放了近60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4万亿)。令人震惊的是,这次操作,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的第一次,而且是持续释放流动性,实属罕见。
要知道08年金融危机,中国为了应对危机刺激经济放水4万亿,已经“举世震惊”了。现在美国几天就放水相当于4万亿人民币的规模。
尽管规模如此之大,市场对资金的渴求并没有得到缓解,美联储开闸放水后,短期资金利率并未像预期那样下降。鉴于此次的操作效果未达预期,不少分析师认为,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为了应对市场的资金荒,另一方面为市场对美国未来经济放缓已经做好准备。
世界各国去美元化某种程度上也加剧了美元资金荒。根据美国财政部9月1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俄罗斯继续(连续14个月)抛售美国国债,7月持仓再减少23.5亿美元至85亿美元,仅为最高点时的5.8%。
而中国、日本等几大美债债权人近一年以来也在大量减持美债。根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统计表示,在截止7月的前12个月里,全球央行机构已连续第11个月减持美债,总减持了近2320亿美元,持续时长和金额都是有记录以来最高。其中,包括中国、英国、俄罗斯及印度等在内的16大美债主均出现不同程度减持美债。除此之外,中国等国家还大幅增持黄金,来规避风险。
各国去美元化无疑将对美国长期以来靠发债维持巨额赤字来发展经济的运转模式带来挑战。数据显示,截至9月27日,美国国债总额已高达22.62万亿。
倒挂趋势不减 短期流动性风险正在酝酿
而各国去美元化背后是对美元以及美国经济增长信心越来越不足。美国长短期美债利率持续倒挂也预示美国经济有放缓的压力。业内分析师表示,如果长短期美债利率倒挂得不到缓解,将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短期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风险,美国经济趋缓的可能性使得世界各国不看好其后续发展,美债谁来接盘将受到挑战;二是股市和债市将产生动荡,债市的悲观预期,将使投资者将债券卖回给交易商,抽取了部分流动性。而这也将会使得股市的悲观预期加深,引发动荡。
特别是这短期的流动性风险,已经提前暴露了。9月末已经来临,动荡和情绪加深了市场对美元流动性的需求。9月25日,纽约联储按照原定计划通过隔夜回购操作进行了750亿美元的临时投放,但是市场却产生了900多亿的超预期需求,短短一天便有上百亿的流动性缺口,这市场的反应远比美联储想的剧烈。
按照此发展下去,美债、美股和美元利率都将剧烈波动,而要保持美国经济的稳定性,还得先从短期流动性入手。
量化宽松效果有限 解决问题还得回到经济本身
为了应对这短期流动性和未来经济放缓的悲观预期,美联储很有可能重新祭出法宝—量化宽松。不少业界分析师表示,美联储重启量化宽松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大。据美国银行预测,美联储每年需要购买约1500亿的美元资产,才能满足市场对美元的需求。
说到这里,美国方面已经有点应接不暇了。每一次的操作背后,市场的反映都超出了美联储的预期,这说明了市场已经有点不受控制了,背后更是指向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放缓的悲观情绪正在蔓延。
量化宽松能够止住美国经济的颓势吗?目前来看,恐怕难以得偿所愿。货币政策的不断宽松,将引起短期利率的下行,货币将去追逐收益率更高的确定性资产。而此前提到的美国经济趋缓,也将影响货币进入股市。最终,美债、美股和货币市场都将面临动荡。
要想解决美元的流动性问题,关键还得回到经济发展上,短期的货币政策和操作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预期了,单一的货币政策效果实在有限。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关键在于大规模购买中长期国债,而中长期国债依赖美国的经济发展,所以美联储的重心还是应该放在如何止住经济发展的即将面临的颓势,同时稳定市场对美元和美国经济的信心。
如果各国维持抛售美债,同时暂停购买和持有美债,久而久之,沿用已久的美债经济体系将受到冲击,美元货币市场短期将受到冲击,流动性进一步紧缩;长期来看,世界各国对美国后续经济发展的信心产生动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713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