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自然界的阳气开始收敛、沉降,气温由酷暑模式逐渐变得凉爽。此时,秋燥渐起,昼夜温差大,过敏性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进入高发期。因此,人体也要顺应季节更替,提前做好养生保健准备。
【防秋燥最好少吃辛辣食物】
在饮食方面应少吃辛辣食物,适当多吃酸味的食物,如李子、山楂、乌梅等。如果早晨起来感觉口干咽干,可喝点温盐水,或以隔夜茶含漱。
还可以通过进食滋润的食物来缓解秋燥,如秋梨、柚子、莲藕、百合、鸭肉、莲子、荸荠等。或者北沙参、玉竹、麦冬、石斛等煲汤。
【秋燥重护肺】
立秋后,燥气逐渐当令,气燥容易伤肺,进而耗伤津液,会出现口干舌燥、咳嗽咳痰等不适症状。中医认为,肺为“娇脏”,不耐寒热,通过鼻与外界相通,容易被秋燥所伤。所以,秋季也是鼻炎的高发季。建议大家立秋后要格外注意润肺养肺,饮食中多吃一些银耳、梨、荸荠、葡萄、柑橘、蜂蜜、百合、山药、紫菜、海带、绿豆汤等有润肺、养阴清燥功效的食物。同时,多补充水分,少食辛辣、烧烤、油腻的食物。
【温差大注意防感冒】
昼短夜长、昼夜温差慢慢变大也是立秋后的一个显著变化,此时自然界阳消阴长,身体也应顺应节律转变,以“收敛”为主。建议大家不要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中医认为,早睡能顺应阳气收敛,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另外,由于立秋后温差变大,建议大家出门记得带一件薄外套,早晚感到凉意时披上,注意防感冒。
【祛“秋燥”食疗方】
祛湿健脾胃:南瓜小米绿豆粥
材料:南瓜150g ,小米一杯(电饭锅自带的量米杯),绿豆半杯,冰糖适量。
做法:绿豆、小米用水略冲洗一遍即可,加些水浸泡半小时;洗净温水浸泡半小时,南瓜去瓤,切小块。三样一同放入锅中,再加适量冷水。大火烧开,撇去浮沫后转小火煮1小时,熬至南瓜和小米充分融合后根据自己的口味放入适量的冰糖,待冰糖融化之后即可关火。
提醒:在刚放米以及煮粥的过程中,要时不时搅拌一下,以免粥糊底,换文火之后就不要揭锅了。锅中的水一定要放够量,期间是不允许再加水的,如果发现水量不够需加水,那么就一定要加开水。
清热润肺:鱼腥草炖梨
材料:干鱼腥草30-50g,梨一个、冰糖适量
做法:梨切大块,去核,锅中先放水炖梨。梨炖软之后,把冰糖、鱼腥草放进去,大火煮开以后,等两分钟,马上关火,把汤、梨盛出来就可以吃了。鱼腥草加梨、冰糖一起炖,既能清热,又能滋阴。
安神润肺:百合粥
材料:百合30 克,粳米100 克,蜂蜜少许
做法:将百合用清水洗净泡软。粳米淘净,与百合一起加水煮粥。粥成时待温时加入少许蜂蜜。百合,养心安神,润肺止咳。与蜂蜜一起,更增滋阴补益,润肺止咳之效。此粥还能缓解虚烦失眠,心神不定和更年期综合征。
饮食保健知多点——防秋燥喝点石榴汁
嫌石榴吃起来麻烦,可直接榨汁喝。这种营养丰富的水果还有润燥、防治咽燥的作用。
石榴剥起来比较费劲,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用小刀在石榴顶部大约五分之一处横着割圈,石榴皮一般比较薄,不要割得太深。顺着刀痕,将石榴顶部的小盖完整地剥开,里面的石榴籽每个都完好无损、晶莹剔透。石榴的横切面里有一道一道的薄膜,顺着薄膜用水果刀竖着在石榴皮上划一下,顺着划痕轻轻一掰,石榴就被轻松地剥开了。
将石榴籽取出,放入搅拌机内,加清水没过石榴籽,打成汁。搅打完后过筛,就可以喝到纯正的石榴汁了,可调入少量蜂蜜增加甜度,喝起来酸酸甜甜,可以搭配早餐一起饮用。另外,也可和苹果、梨等一起打汁。
综合自人民网-健康时报、人民网-生命时报、羊城晚报
(责编:袁菡苓、章华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7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