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伊朗先手把美国的RQ-4“全球鹰”无人机给捅下来算是差点让波斯湾炸了锅。
美国中央司令部放出的示意图 右图为全球鹰无人机拍摄的最后画面
大家别误会,伊朗击毁的全球鹰可不是网上随随便便就能买到的那种玩具民用无人机,而是造价高达7000万美元的顶级军用无人机。
在2万3千公里的超大航程支持下,全球鹰可以持续监视370平方公里的区域整整24个小时。
伊朗展示全球鹰无人机残骸
所以说,伊朗打掉的是一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4吨、翼展达到35米的大飞机。35米是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和C919客机的翼展……
一!样!宽!
又有人问了,C919客机的翼展多宽啊?
你要实在没概念,看图吧↓↓↓
RQ-4的翼展35.4米,海军版的“人鱼海神”翼展更是达到达到39.9米
而波音737最大的翼展只有35.7米
这下有概念了吧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啦,特朗普本来已经下令对伊朗展开军事行动,但在最后关头又撤回了命令。
按照美国官员的说法就是——战机已升空,军舰已到位,就差导弹没发射了。
到底是啥原因导致美国突然停手?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但特朗普给自己找了个非常“合理”的台阶:他相信伊朗不是故意的……
那既然你说不是,就不是吧……
与事件经过相比,本刀更加在意的是伊朗到底是用什么样的武器击落全球鹰的?这型武器的性能如何?
伊朗军方发布的画面
嗯,我们就先来聊聊这个问题。
目前为止,关于它的介绍还很少,所以我决定给大家扒一扒敲掉美国无人机的神秘武器。
其实在这件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国际舆论比较偏向于伊朗使用了从俄罗斯进口的防空导弹系统,有可能是山毛榉导弹,又或许是购买自中国的红旗系列防空导弹。
俄罗斯“山毛榉”地空导弹
但,真相只有一个。
几乎是在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伊朗军方就高调公布了发射地空导弹和无人机被击毁的画面。
在这段影像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发射系统的轮廓,可装载三枚导弹的发射系统和轮式运载车辆的特征十分明显。
伊朗公布的发射地空导弹和无人机被击毁的画面视频截图
发射系统的外型已经很清楚了
经过对比,我可以确定把全球鹰捅下来的正是伊朗国产的”拉德(R'ad)”防空导弹系统。
再加上媒体报道,拉德击毁全球鹰的判断基本坐实。
伊朗媒体的报道
该系统被认为是俄罗斯“山毛榉”导弹的仿制版,每台发射车能一次性携带三枚“鸟(Tear)”式导弹,可用于打击各种航空器、巡航导弹。
伊朗拉德(R'ad)防空导弹系统
拉德防空导弹于2012年开始部署,伊朗法尔斯新闻社曾介绍此款导弹系统的有效射程为5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超过25千米。
如果单从这个数据上来看,拉德只能算是中规中矩的中程地空导弹,并没有特别出彩的地方。
正在吊装的“鸟(Tear)”式导弹
与俄罗斯“山毛榉”不同,拉德系统的车载平台为轮式,虽然简化了动力和行走系统、提高了驾乘舒适度,但需要在发射导弹时伸出H型液压支腿以稳定车身,如果在紧急情况下临时转移发射阵地,其发射再就绪的准备时长可能要受影响。
履带式车辆就不存在支腿这个麻烦
而根据发射系统和雷达的不同,拉德又可分为四种主要型号,但是伊朗给各型号命名的方式特别诡吊,这清奇的脑回路完全没有规律可循……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本刀整理了各型号的特点,再配以图示就不容易认错搞混啦~
1号车:Tabas TELAR,使用机械扫描雷达的早期型号。特征为雷达偏大,超出车头,固定在发射架上↓↓↓
2号车:Alam al hoda,加装了光电跟踪系统。特征为车头上有个“包”↓↓↓
3号车:3rd Khordad,配备鸟-2B型导弹和相控阵雷达。特征为雷达偏小,不超过车头,与发射架一体化↓↓↓
4号车:TEL(transporter erector launchers),这型拉德只是车载发射器,没有自主雷达,需要其他雷达超越控制才能发射导弹(这货不就是拆了包的2号车么)↓↓↓
如果根据性能排序,3rd Khordad(3号车)是最为先进的拉德系统,它拥有独立的搜索和跟踪能力,可对目标进行持续照射引导,还能额外控制4套TEL系统(4号车)对2个目标同时发起攻击。而TEL是最为节省成本的型号,因为自身并没有雷达。
根据伊朗国防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每个拉德发射营包含一个战斗指挥中心、一个探测距离在390公里左右,工作频率为S波段的“巴希尔(Bashir)”三坐标对空预警雷达、4套自带相控阵雷达的3rd Khordad发射系统和8套需要地面雷达引导的TEL发射系统。
伊朗巴希尔三坐标对空预警雷达
在编制健全的情况下,拉德发射营具备完全独立的警戒和作战能力,是伊朗防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改进后的鸟-2导弹射程可达75公里以上,在2014年伊朗举行的展览中还曾表示这一数字进一步提升到100公里以上。
据外界分析,红旗-16B防空导弹的有效射程应该在70公里左右,也就是说鸟式导弹的射程比红旗-16B还远,伊朗不可小觑啊!
红旗-16A防空导弹
由于伊朗海空军力量比较薄弱,又常年面临美军随时可能在波斯湾部署航母的威胁,因此十分重视各型导弹的发展。
在发展的同时,更是经常琢磨怎么打飞机。可他们光琢磨还不算完,时不时的就练练手,更巧的是美国还挺“配合”。
打美国无人机这件事,伊朗七八年前就干过了
当然,这也不是伊朗第一次对美国的无人机动手了。早在2012年初,伊朗海军少将埃米尔•拉斯特加里(Amir Rastegari)接受媒体采访时曾透露,伊朗分别在2011年和2012年击落两架RQ-11“大乌鸦”无人机,而且还利用技术手段捕获了RQ-170“哨兵”和“扫描鹰”无人机各一架。
要我说呢,无人机这种东西被击毁到也不要紧,毕竟RQ-11“大乌鸦”本身就是用手投掷的小型无人机,对财大气粗的美国来根本不痛不痒,主要是丢脸……
被击毁是丢脸,比被击毁更丢脸的是被缴获,那就有点麻烦了。
伊朗承认利用美国无人机在导航系统上的漏洞,使RQ-170“哨兵”无人机降落在错误的地点从而将其缴获。
据美联社透露,这架RQ-170“哨兵”隶属于美国中央情报局,飞机内储存的数据极有可能被伊朗破译解码,而且这架飞机本身是比较少见的飞翼结构,伊朗可以使用它进行风洞实验,获取关键的数据样本。
伊朗展示被缴获的RQ-170
过了没多久,伊朗就展示出了仿制版本。不过从照片上看伊朗并未攻克飞翼布局在舵面操作上的困难,只能加装垂尾以降低制造难度。直到现在,伊朗都没有能力量产仿制版“哨兵”,毕竟这个技术含量对于伊朗来说有点大。
伊朗仿制RQ-170的试验机
而除了哨兵,伊朗还用类似的手法缴获了一架“扫描鹰”无人机,不过这事美国坚决否认,并且一再强调该机并未侵入伊朗领空,被缴获的可能是来自美国盟友的同款无人机。
央视报道伊朗俘获一美军无人机
所以,仅2011和2012年,伊朗就搞掉美国四架无人机,而且越打越上瘾……
2013年,伊朗又击落了一架MQ-1“捕食者”,这个事儿就大了,因为捕食者可不是简单的侦察无人机,它能挂载两枚AGM-114“地狱火”导弹执行打击任务。
挂载“地狱火”导弹的MQ-1“捕食者”
“见证者”很有可能是“捕食者”的仿制品,毕竟太像了……
外界猜测,伊朗很可能是找到了被击落“捕食者”的残骸,通过逆向工程成功仿制出了“见证者”。并且,在后续打击ISIS的行动中,“见证者”很快崭露头角。
“见证者”与“捕食者”最大的不同在于V型的尾翼向上伸出
所以啊,要我说无人机被击毁并不算什么,要是被技术水平落后于你的国家缴获……那才是摊上事儿了。
算上今年的“全球鹰”,美国为疯狂的“偷窥”行为,里外里搭上了六架无人机,还被人家搞到了技术资料。
毕竟技术角度上来说,捕获一架无人机的难度比击落它要难很多,也许还需要一点运气的成分。
鸡偷没偷成咱不知道,反正这把米肯定蚀大发了……
不过,不管伊朗这次击落全球鹰是不是运气,但有一点我们很清楚——美国这次吃亏不小。虽然我们不知道鸟式导弹的具体价格,但就以它的性能来看,应该不会超过一百五十万美元。
可是,一架全球鹰的造价高达七千万美元,都快赶上F-35A的价格了。
洛马已经将F-35A的价格压到了九千万美元以内,只比全球鹰贵了30%不到
不过嘛,对于美国,亏点钱也不算啥。但这后续,伊朗可能又要搞逆向了。
你们担心全球鹰技术太高伊朗搞不定?别人搞不定,有人能啊……
伊朗展示全球鹰残骸
在此次伊朗击落全球鹰后,俄罗斯就表态伊朗的做法完全正当,并且表示对全球鹰的残骸很感兴趣,结果……伊朗转手就把残骸送给俄罗斯了。
也不知道特朗普平时吃不吃降压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40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