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一战?

硫磺岛战役为什么是太平洋战场上最惨烈的一战?

1945年,二战进入尾声,胜利指日可待。然而,越到后面,战争越惨烈,无论是通往柏林的道路上,还是太平洋炎热的岛屿上,到处都是弥漫着战争的气息。

硫磺岛,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总面积仅仅21平方公里。硫磺岛如同其名,岛上布满硫磺。正因为如此,岛上无法种植农作物,而且淡水奇缺。一般来说,这座岛屿除了渔民和采集硫磺的专业人士,基本上没人会来。然而75年前,这里却发生了一场极其惨烈的战役。

那么,日美双方为何要在这座小岛上大打出手呢?而这场战役为什么会让参战双方都那么刻骨铭心呢?(图今天的硫磺岛)

1、为什么是硫磺岛?

1944年2月,美军攻克马绍尔群岛,打破日军所谓的最后国防圈。因此,硫磺岛和小笠原诸岛成为防止美军空袭日本本土的最后屏障。此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制海和制空权。

时任美军中太平洋战区司令的斯普鲁恩斯认为,硫磺岛是美军进攻日本本土的跳板。

虽然,美军在1944年取得马里亚纳海战和塞班岛战役的胜利,美军的飞机已经可以从塞班岛起飞轰炸日本本土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塞班岛上起飞的美军飞机航程仍然遥远,从塞班到东京竟然要飞2800公里,这也就意味着美军为了保证飞行顺利必须携带更多的燃油,装弹量不到最大装载量的三分之一。(图中太平洋战区司令雷蒙德·艾姆斯·斯普鲁恩斯)

这样子的轰炸,其实并不能发挥美军战略威慑的绝对作用。此时,太平洋上的硫磺岛便出现在美军的军用地图上了。

从地图可见,硫磺岛的地理位置则是在塞班到东京直线飞行航线的中间位置。美军认为,夺下硫磺岛就意味着可以缩短飞机一半的航程,进而能更加有效的攻击日本本土。

霍兰史密斯作为美军两栖作战的集大成者,在之前已经指挥过不少太平洋战场上的登陆作战。他仔细分析了硫磺岛的情报后,特别是航拍的地形照片,他认为硫磺岛上日军的防御体系应该与其他岛屿不同,因此他并不主张美军用常规方式登陆硫磺岛进行作战。他认为封锁硫磺岛比较好,让岛上的日军断水断粮,困死他们,进而减少美军的伤亡。

但特纳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硫磺岛不过是弹丸之地,几天就能拿下来根本没必要做长期的作战,毕竟长期作战有可能推迟战争结束的时间,这也是美军不想看到的。(图美军炮击下的硫磺岛)

最终,美军下定决心,对硫磺岛上的日军发起攻击,一举拿下这个岛屿,进而推动战争进程。

美军这次战役的指挥官为特纳,他的作战风格是快速突击,他认为美军拥有绝对的火力优势,制海权和制空权都在美军手里,并不需要把日军的防御放在心上,五天内拿下绝对没有问题。然而,此时美军谁也不知道,这一仗会是他们在太平洋战争上打的最难打的一仗之一。

2、前所未有的防御体系

日军自然也明白这个岛屿的地位,因此,如何防御则是目前面临最大问题,日军很快派遣栗林忠道中将担任在硫磺岛上的总指挥。

与其他日军将领相比,栗林忠道是日军中少有的“美国通”,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他曾经担任过日本在美国的武官,他还是哈佛毕业的高材生,对美军的作战,甚至美国人的思维,生活都非常了解。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栗林忠道担任日军23军参谋长,参加了对香港的作战。(图栗林忠道)

栗林忠道于1944年被军部调往硫磺岛驻守,他去的时候就知道,此时日本已经没有翻盘的可能了,硫磺岛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因此他所做的就是在所有士兵阵亡前给美军最大的杀伤。

日军在岛上总共两万人,岛屿就这么大,如果硬来不但死得快,而且难以给对方给予有效杀伤。

在研究之前美军登陆的作战模式和硫磺岛的防御地形后,栗林忠道决心放弃滩头阵地,将美军放上岸,利用阵地战,偷袭战,让美军登陆部队多点人伤亡。日军在此调集了两万余人驻守,但岛上条件恶劣,驻守的日军每人每天只能得到一壶淡水,因此,对当时日军而言,驻守在此也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

考虑到岛屿上连绵起伏的山地地形,栗林忠道下令日军大规模挖掘坑道工事,构筑强大的暗堡防御体系。在栗林忠道的指挥下,整个硫磺岛基本被日军挖空了,构筑了钢筋混凝土的坚固防御设施,并且各个通道有交通壕相连,再加上岛上本来就拥有的天然岩洞,硫磺岛实际上变成了一个庞大的堡垒。

日军的炮兵也全部转入半地下式,虽然火炮的射界给缩小了,但这种方式让日军得以在美军的轰炸下保存重武器,岛上的折钵山成为日军的主阵地。(图日军工事)

放美军上滩头,也是他的计划之一。考虑到滩头的火山灰沙滩土质酥松,根本不适合构筑防御阵地,他因此直接放弃滩头,把这种天然的障碍留给美军。美军登陆的装甲车在登陆后会陷入沙滩里,这就无疑减缓了美军的行进速度,同时为日军的炮火提供了有利的目标靶位。

日军驻守的“小笠原兵团”的部队只有一个甲种师团的兵力,但是其拥有75毫米口径以上的大口径火炮361门,94门高射炮、70门火箭炮、33门海军炮,以及速射炮、迫击炮和高射机枪等大批武器。

但这些和美军比仍然显得杯水车薪。此时,日军航空力量在之前的塞班岛战役中早就损失殆尽。日军甚至担心美军的火力优势,害怕火力不足,甚至把坦克拆卸,把炮台和机枪拆下来,全部放到山谷上,作为固定炮台使用。

在这种布置之下,硫磺岛的日军可以说做好了决死一搏的准备,他们之后所做的就是等美军上岸,然后开火。

3、惨烈的登陆战

1945年2月15日,美军准备登陆硫磺岛,三天之内,美军的海空火力开始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轰炸。美军将近500艘舰艇,约25万人在硫磺岛外围海域集结。美军6艘战列舰和5艘巡洋舰在侦查机的校准下,炮击岛上表面阵地。19日6时,美军开始登陆。9时,第一批部队到达硫磺岛。

美军以为,在如此庞大的火力面前,日军肯定尸骨无存。然而,日军的主力全在坑道里面,可以说毫发未损。美军主力全部上岸后,日军全面开火,美军毫无戒备,吃了当头一棒,登陆场上,尸横遍野。沙滩全是火山灰,履带车全陷在里面,海军陆战队不得不下车登陆,结果全部成了日军的活靶子。

美军没有料到会遭遇如此可怕的反击,很快美军调集坦克上岸,希望扩大登陆场。为此,美军集中127㎜以上的大型舰炮对日军还击,掩护登陆部队。当日,美军舰炮消耗量达到了38550发之多,可以说史无前例。

美军的炮弹打不到在坑道的日军,而日军的炮火在坑道的掩护下甚至居高临下,如同长了眼睛对美军一打一个,美军登陆部队被压制在滩头难以前进。整个一天打下来,美军在天黑前仅仅占据了宽3600米,纵深约1000米的登陆场。到了夜晚,日军会给登陆的美军打偷袭,因此美军不得不一晚都在打照明弹。

4、硫磺岛上升起的旗帜

第二天,美军再次发起新的攻势。很快,美军对折钵山发起进攻,折钵山早就被日军修筑成可怕的堡垒,日军守备部队与美军展开殊死搏杀,寸土必争。美军的火力打击根本打不到藏在坑道的日军和重武器,美军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美军前进的前提是逐一消灭每个坑道口的日军。

因此,美军不得不大规模使用火焰喷射器。日军在火焰喷射器下阵亡的人数不在少数。一些幸存的日军回忆,遭遇火焰喷射器攻击的士兵,他们的皮肤都会直接被高温烧到脱落,垂挂在肉体上,其景象极其惨烈,一些人在战场上一度吓到精神分裂。

尽管如此,美军前进的步伐依旧缓慢,日军在坑道中的冷枪十分瘆人。不但如此,日军还专门射杀美军的医疗兵,造成美军伤员逐渐增多。而且,由于日军的坦克都被拆下来,变成固定炮台,因此美军在进攻的时候并不知道原来日军突然多了如此多的重武器。美军不得不调动坦克部队来对抗,步兵依靠火焰喷射器逐个敲掉日军坑道,这才得以前进。

除了在折钵山的战斗,美军还在对硫磺岛的一号机场和原山发起进攻。在坦克的支援下,美军攻占了硫磺岛的一号机场,随后工兵部队快速跟进对机场进行大规模抢修,以求最快速度利用硫磺岛的价值。

虽然,硫磺岛已经为孤岛,但日军仍然派遣少数飞机支援,在海上日军发起自杀式攻击,击沉了美军护航航母。一段时间内甚至还出动自杀式鱼雷攻击美军,给美军的海上力量造成可怕的伤亡。

20日,美军向元山方向进击,黄昏占领千鸟机场。切断折钵山同岛中央栗林中将指挥部的联系。折钵山日军防守顽强。美军用火焰喷射器和手榴弹进攻地堡,但仍然遭遇顽强抵抗。

23日,美军进攻硫磺岛二号机场,仍然遭遇日军猛烈抵抗,各种坑道,暗堡都给美军致命打击。折钵山上,日军的火力点可以用千计,可见日军为此已经拼上了全部家当。而日军在山顶有观察位置,可以俯瞰全岛,为炮兵指引射击方向,美军进攻步步被动。

美军为了提振士气,派出小分队攻上折钵山山顶升起国旗,23日,第5陆战队终于登上折钵山插上星条旗。12点15分又换了一面更大的旗帜,这就是随军记者乔·罗森塔尔拍下了著名的《美军士兵在硫磺岛竖起国旗》的照片,并在后来成为了美军海军陆战队的精神象征。

然而,众人不知的事,插旗并不是最终的胜利,因为插旗之下战斗还在发生,美军前进仍然举步维艰。折钵山上,日美两军仍然寸土必争。

5、艰难地推进

24日,美军在机场遭遇了日军的反击,日军26联队突然对美军发起反冲锋,美军不得不后撤,后依靠舰炮还击才坚守住了阵地。日军凭借坑道快速躲避美军轰炸,随后继续阻止美军前进。美军伤亡与日俱增,不得不把预备队也调往前线。

25日,美军出动三个陆战师发起攻击,由西南向东北推进。同时,美军对日本本土的机场进行轰炸,以拦截日军的海空支援。

26日,美军占领元山机场,并修复千鸟机场,很快美军飞机开始在硫磺岛起降。此时,美军伤亡已经十分惨重,而日军更是元气大伤。

元山382高地上,日军已经做好集体玉碎的打算,因此发疯阻挡美军,美军进攻多次被打退。当战斗结束时,美军已经没有几个成建制的连队了。

362高地也是如此,由于日军占据坑道的优势,日军遇到炮击就退回去坑道,美军炮火一停,日军就跑出来,每次美军失去了炮火掩护与日军交锋时,美军只能再度被逼回去。最后,美军采取凌晨突袭的办法才能夺下阵地。

6、官方宣布胜利后,岛上仍在战斗

美军从西南向东北的进攻将日军部队从硫磺岛一切为二。日军部队为了不被分割,不得不夜间进行反击,企图把防线补回来。结果,在夜晚与美军展开对攻,但由于美军火力强大,日军付出一定代价后只好放弃。

美军此时夺得战役主动权。至3月16日,美军包围了日军在东北部的有生力量。但日军残余部队并没有放弃抵抗,日军烧毁军旗,发出给大本营的诀别电报,发起所谓的总攻击。栗林忠道随后被晋升为大将。

1945年3月24日,美军正式宣布硫磺岛战役结束。

但3月26日,日军残余部队在栗林忠道的指挥下,对美军占领的机场发起反击,后被美军击退,栗林忠道剖腹自尽,剩余日军退却岛内与美军打游击,直到四月底美军才彻底肃清岛内日军。

1949年,最后残存的两个日本兵才向美军投降,此时日本战败已经有三年之久。

7、硫磺岛算是原子弹的催化剂

硫磺岛战役可以说是太平洋战争上,美军伤亡最惨重的战役之一。其中,美日双方阵亡比例接近1:1,这是整个太平洋战争中都十分罕见的。美军登陆部队伤亡率达到30%,还有不少海上力量被日军自杀式攻击摧毁。

美军过分的自信让其在硫磺岛付出惨重代价。

整场战役,日军守备部队阵亡22,703人,飞机损失90余架,潜艇损失3艘。美军伤亡共计28686人。

原本想5天结束战斗的,结果打了一个多月。这次战役确实给美国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硫磺岛居然让美军付出如此可怕的伤亡,那么进攻日本本土势必更加可怕,因此,这为后来美军投放原子弹埋下伏笔。

后来,美军在讨论是否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时,美军估算了登陆日本本土后有可能要伤亡100万人,因而转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从这点上看,硫磺岛的惨重伤亡,让美军在后来的登陆作战中都表现出极度的谨慎。

硫磺岛的胜利直接打通了进攻日本本土的道路,美军开始利用硫磺岛的机场对日本本土进行大规模轰炸。随后,美军发起冲绳战役,日军再度失败。至此,日军国门敞开,无力抵挡美军进攻。

美国海军上将尼米兹说:“对于在硫磺岛作战的人来说,不寻常的勇气是普遍的美德”。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8002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