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马逊雨林覆盖南美洲9个国家,占地面积550万平方公里,是全世界最大和物种资源最丰富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号称“地球之肺”,产生的氧气占全球氧气的20%,此外还通过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维持大气层温室气体平衡。最新研究显示,“地球之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其生态系统承载力已接近极限,一旦跨越临界点,亚马逊雨林将在50年内消失!
在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的一篇论文中,科学家指出,亚马逊雨林不可逆转的崩坏趋势是全球变暖和人类砍伐森林共同作用的结果。联合国气候科学咨询小组IPCC表示,亚马逊雨林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类似加勒比海珊瑚礁——如果地球平均温度超工业革命前水平的1.5℃,全球90%的浅水珊瑚将遭到破坏,而2℃的升温则意味着地球珊瑚礁的彻底灭亡。
到现在为止,地球升温已达1℃。亚马逊雨林的温度临界点尚不清楚,但科学家认为雨林面积损失超过35%可以视为拐点——越过这一拐点,当地生态系统将失去自我修复能力,不可避免的走上毁灭之路。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亚马逊雨林总面积因人类经济活动已缩减了20%。
研究主要作者,班戈大学自然科学学院教授Simon Willcock指出,最近发生于澳大利亚和亚马逊雨林的森林大火表明,类似极端自然灾害有可能因地球气候变暖而愈加频发,导致全球许多地区的生态系统处于崩溃边缘。
伦敦皇家植物园科学主管Alexandre Antonelli表示,对亚马逊雨林的评估结果令人担忧。如果人类社会不立即采取行动,亚马逊生态系统最快明年就会越过临界点,整片雨林将逐渐退化为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当地直接或间接依赖雨林为生的1亿多人将面临严重威胁。
亚马逊树冠层是世界最大的雨林冠层,它存储的碳相当于全球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的10倍,而全球森林还吸收了每年排放到地球大气中的20%-25%的二氧化碳。上周发表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地球热带雨林正在迅速失去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亚马逊雨林正在由碳汇变为碳源!
南安普敦大学教授John Dearing警告说,类似亚马逊雨林的大型生态系统本身具备很强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被破坏后能够慢慢恢复到初始状态,但如果超过某个阈值,系统崩溃的速度比预想的要快得多。
如果您有其他想法,欢迎发表留言并参与讨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21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