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号,中美重启经贸磋商之际,有媒体注意到,特朗普连续发布4条关于中国的推特。他在推特上表示,中国不要等到我的第一个任期结束后才敲定任何贸易协议。如果我在2020年11月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赢得连任,结果可能是没有协议,或者更糟。特朗普还在推特上表示,中国经济非常差,由于美国提高关税,中国已经损失了500万个工作岗位和200万个制造业的岗位。
针对特朗普的言论,新华社7月31日以评论的方式进行了反驳。评论指出,中国经济表现如何,从来不是外人说不好就不好的,在事实真相面前,苍白无力的唱衰老调总是不攻自破。今年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6.3%,城镇新增就业737万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1%,第三产业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3%。可以说,中国经济“稳”的格局依然牢固,“进”的态势更加鲜明。同一天,《人民日报》也发表评论说,中美重启经贸磋商之际,特朗普又在敲边鼓。奉劝美国一些人,要有起码的清醒、自重和信义。想同中方谈,就要诚心诚意谈,不要无事生非。
此外,7月3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也对此事作出了回应。华春莹表示,我只想"呵呵"两声。因为你知道中美经贸磋商一年多来,是谁在出尔反尔、言而无信、反复无常,大家都有目共睹,而中方对经贸磋商的立场是始终如一的。在这个时候美方放话来试图极限地施压,我认为是没有意义的。事实上,自己生病去让别人吃药,也是没有任何用的。我认为在经贸磋商的问题上,美方应该更多地展现诚意和诚信。
中美重启经贸磋商之际,特朗普在推特上表示,一旦连任成功,中美可能没有协议,或者只有更糟糕的协议。如何解读他的此番表态?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杨希雨表示,当看到特朗普所谓如果他在明年大选中连任成功后,这中美经贸谈判的结果可能是没有协议,或者更糟的这条推特后,第一反应笑了,第二反应是特朗普急了。首先,特朗普向中国施压的做法可笑,众所周知,特朗普现在想把中美贸易谈判作为美国国内内斗的一张牌。就目前情况而言,美国国内的各类民调已经出炉,其中绝大多数的民调都对特朗普不利,而对民主党特别是民主党的领头羊拜登这个候选人有利。这种情况下,特朗普以所谓“中国现在不想跟美国谈,实际上就是想等着民主党上台以后拿一个更好的协议,但这根本不可能”的说法混淆视听,往中国身上“泼脏水”,这样的做法本身就太低、太Low,也根本打动不了美国民众。同时这样的做法也暴露了他的焦急,真正的美国选举是明年的11月初才投票,距现在还有一年多的时间,因此特朗普担心中美贸易谈判拖延下去,两国贸易摩擦持续会对美国经济乃至自己的选情造成非常大的影响。
中美此次会谈,距离上一次磋商已过去将近3个月。在这期间,中美双方在经贸问题上已经相互作出一系列重要举动,相互释放磋商诚意。今年6月29号,中美元首在大阪会晤,双方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表示不再对中国出口产品加征新的关税。紧接着的7月28号,中方宣布,已从美国采购数百万吨大豆,这些大豆正在装船运往中国。同一天,美方宣布,对110项中国输美工业品豁免加征关税,并表示愿意推动美国企业为华为继续供货。新华社发表评论说,“大豆公约数”印证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选择。中美本次重启经贸磋商,国际舆论也保持高度关注。英国路透社在29号的报道中分析说,希望中美本次磋商可以继续展现善意姿态,为未来协商扫清道路。英国BBC则认为,今年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只有2.1%,相比于今年一季度的3.1%,呈现明显下滑。这些经济数据,对特朗普政府构成一定压力。美国《纽约时报》也在29号的报道中说,美国和中国正试图找到一条道路,使会谈继续下去,避免谈判破裂。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79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