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纪录片《美国工厂》的播放,曹德旺和他的美国工厂引发了国内外的热议。这部历时四年多的纪录片记录了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开办工厂,遭遇了一系列文化和制度差异引发的冲突。正如《美国工厂》中,一个美国工人所言:“We are a big planet,a world somehow get divided,but we are one。”
《美国工厂》中最受关注的是工会设立中双方的角力。8月30日,曹德旺在接受新京报专访谈到这一话题时声音明显提高:“在美国,有工会就不会有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中国企业走出去遇到工会,扭头就走,碰都别碰!”
实际上,从奥巴马到特朗普,近年来美国试图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除了工会制度,上世纪70年代美国推行的去工业化战略也导致美国制造业的衰落。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的过程很艰难,美国也确实需要再经过几年。但我们必须警醒了,美国已经在行动了。
但是欧美的工会制度就像一块绊脚石,在美国,有工会就不会有工厂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为什么那么反对美国的工会制度?大概四五年前,我在底特律看中一家工厂。第一次列席参加这家工厂的会议,我一看——这边一排是各个部门的总监,这边一排是工会派往各部门监督总监的工会干部,也就是说,一样的工作两个人来做、来管理,你说工厂的效率还能剩多少?分一下,也就剩两三成的效率,你工厂不死都不行。所以,工厂有工会,绝对不行!
曹德旺同时提醒,中国前些年学习美国的去工业化,大量的资金都流向了房地产等,制造业被边缘化了。“随着制造业成本不断提高,中国制造业产品可能会失去竞争力,也可能会引起国家竞争力下降,这必须引起中国人的警惕。”
“劳动力成本太高,经济就艰难。经济艰难,问题还是在房地产。要削减不应该、虚假的投资,不要搞那么多的房地产。”曹德旺建议。
中国要保持自己的优势,与发达国家进行竞争,制造业一定不能丢,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巩固制造业优势上。
劳动力成本太高,经济就艰难。经济艰难,问题还是在房地产。如果房地产的问题不解决,还是盖那么多的房子,所有银行的资金、劳工资源等所有的资源都会流向房地产。我建议,削减不应该的、虚假的投资,不搞那么多的房地产,大批的劳动力就剩下来了。
美国一直想要恢复制造业大国的地位,这个转型的过程很艰难,也确实需要再经过几年时间。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677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