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钢铁的拐点时期即将到来

钢铁的拐点时期即将到来

钢铁目前的核心仍然是淡季下的限产行为。一方面我们要看到限产行为带来的政府和企业的共同诉求和利润底部,同时也要看到未来一段时间内钢铁的利润拐点已经出现,随着未来阅兵式带来的限产延续以及需求端扩张,整个利润还会持续扩张。此外,原材料端价格下降的空间相对有限,后期钢价仍以上升为主,以扩大钢企本身的利润水平。

1、需求端工业材持续走弱,土地使用受限房企利润有所下滑

上半年以来,钢材下游的需求中基建表现偏强一些,而工业材持续走弱。从外贸和家电企业调研反馈来看,这种走弱还会进一步持续。以家电为例,三线城市影响会比较大,订单水平在持续下滑;外贸方面,德国的机电在降价,也会干扰国内出口。大宗贸易目前受影响不是很明显。另外,国内转口贸易出口到欧美的贸易量出现了边际性的变化,现在转口贸易模式也出现了改变,越南等国逐渐改从国内进口原材料,再进行加工,加工完了再转运出口,这种新型的模式对国内终端和后端的制造业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最核心的观点还是来自我们对房地产市场的理解。华东地区在一线、二线和强三线城市方面比较典型。根据我们的调研,华东地区房企的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每年房地产会有一个主题,去年是在三线城市布局和加快施工,因此在去年三季度迎来了竣工高潮期;但今年情况有所不同,我们观察到房企的利润出现了一定的下滑,因为在溢价率高的地方,房企真正能够使用的土地是受限的,具体来说就是,溢价率超过30%的土地,要求自持率要达到2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房企也在进行转型,传统的“拿地-开工-预售-施工-交付”模式在房地产企业里的投资占比在逐渐衰减,这种衰减会对上游原材料端会带来比较长期的压力,但这种压力还在同比数据的维度内,接下来的阶段主要还是考虑今年供需格局的变化。

2、淡季下驱动钢价和钢铁股的核心是供应

首先,我们认为淡季下驱动钢价和钢铁股的核心是供应。从现在到8月初一直会处于传统的淡季状态,在淡季下如果没有环保限产,7月份肯定是呈现逐渐累库,核心就在环保限产带来产业端本身的变化。环保限产从2018年6月到当前足足经历了一年,中间既有采暖季也有非采暖季的限产,从产量逐渐攀升可见其执行力度逐渐放松,尤其是去年12月份到今年6月份产量增速达10%以上,也属于较高水平。

此时政策的出台,核心目的一定是利润。因为对于企业来说追求的本身就是利润,对于政府来说追求的也是经济效益和政策上的筹码。过去我们往往认为环保与经济不能并举,环保会减少钢厂的利润和政府税收,但现在来看更像是一个双赢的局面,这种双赢局面的前提是企业已经开始面临亏损。根据我们这次唐山调研的结果来看,有一半的企业毛利已经归零,还有一部分东北、西北的企业,可能已经面临亏损。在这种亏损的格局下,环保限产其实是在政府引导下,企业和政府共振的过程,这个共振过程后期暗含的是市场能够忍受的利润极限在哪里。

现在与去年10月份相比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在于,企业对利润的忍受程度在边际减弱。当时钢厂利润下滑非常明显,吨钢毛利从1000多元每吨下降到几百元,下滑幅度非常大,但仍然比现在的利润水平高很多,且当时供暖季的环保限产执行力度一般。我们上周在唐山调研时主要在环保之前看到企业的行为,大家主要还是在等待,但政府一旦满足企业的一定诉求、共同作用于产量的时候,限产的影响就会更加明显,这也是我们看好非常重要的一点。

3、成本端:钢铁利润的扩张难以通过原材料的下跌来实现

钢铁的上游主要是焦炭和铁矿,根据唐山调研情况来看,铁矿情况目前相对较为紧张,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目前配矿难度逐渐增大,以前买各品位的矿相对容易;另一方面是高低品位矿石价差明显收敛。

按照目前来看,根据测算焦炭在黑色产业的利润仍在,但也要注意到环保限产政策的蔓延性,可以看到山西地区也作出了一定反应。

总之,钢铁利润的扩张很难以原材料的下跌来实现,因此未来钢价更大概率上行,可能出现成本端偏强、钢价上涨,进而扩大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但此期间一直有环保限产压力的存在,当然冲破今年四月份的高点有一定难度。

喜报:江苏智恒达型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获常州市2019-2020年度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荣誉!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9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