炜言大义 本报记者 张炜
MSCI顺利完成A股第一阶段20%的纳入计划之后,部分投资者担心外资流入预期减弱。不过,多家对市场前景乐观的机构认为,外资长期流入A股的趋势不会改变,未来仍是重要的增量资金。
11月26日收盘后,MSCI提升A股权重第三步正式生效,MSCI把大盘A股的纳入因子由15%提高至20%,并以20%的纳入因子首次将中盘A股纳入其全球指数。当日,北向资金流入出现明显井喷,沪股通与深股通分别净流入122.45亿元、121.18亿元。
市场关注未来A股“入摩”权重是否会进一步提升。MSCI的公告称,进一步纳入A股仍有四项问题需要解决:一是风险对冲和衍生品工具的获取。二是中国A股较短的结算周期。三是陆股通的交易假期安排。四是在陆股通中形成有效的综合交易机制。有市场人士认为,从国际经验来看,“入摩”经历较长的过程是正常现象。例如,韩国加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前后历经6年多,韩国综合指数1992年、1996年及1998年分别按20%、50%及100%的比例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
不少机构对外资未来流入A股的预期仍较强。上投摩根基金公司副总经理杜猛日前表示,对A股来说,外资规模体量即将赶超公募基金和保险资金,但仍然显著低配,提升空间巨大。外资进入中国、做多中国,会继续前瞻布局前景最广阔的行业。国盛证券表示,即使国际指数扩容暂缓,也不影响外资长期入场趋势。从国际经验来看,MSCI扩容间隔期,外资仍会保持单边持续流入趋势。MSCI纳入时点与外资入场节奏并不完全吻合,即使明年国际指数扩容暂缓,也不会影响到外资长期入场趋势。招商证券称,A股纳入MSCI进程短期或放缓,2020年由扩容带来的被动增量资金会相应减弱,但境外资金加仓A股是近几年比较确定的趋势,增量外资仍可期,但规模可能略降。
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团队分析认为,海外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重要性有所上升。截至2019年9月底,外国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为1.77万亿元,相当于A股总市值和自由流通市值的3.2%和7.9%,高于2018年底的2.4%和6.7%。预计随着2020年二季度起GDP同比增速出现反弹,主动型外资流入将会有所增长。人民币汇率企稳等因素或能提振海外投资者情绪。假设2020年MSCI对A股的纳入因子保持不变,估算外资流入A股市场的总额或将达3000亿元(2018年为2960亿元,预计2019年为320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证指数近期在2900点附近震荡,市场成交萎缩,观望气氛浓。不过,北向资金流入意愿继续较为强烈。截至12月9日,北向资金已连续18个交易日净流入,其间累计净流入超过640亿元。至此,北向资金年内累计净买入达3027亿元,有史以来首次年度净买入突破3000亿元。
从选股来看,龙头股仍受北向资金青睐。以12月9日为例,宝钢股份、万科A、美的集团分别获北向资金净买入4.11亿元、2.82亿元、2.68亿元。另外,北向资金近期对成长股也有所加仓。
外资2020年流入A股仍乐观可期,主要受到三大因素支撑。其一,A股在全球主要股市中处于“价值洼地”。上证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明显低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主要股指。其二,国际资金体量大,配置A股的比例仍偏低,未来有较大上升空间。其三,虽然近几个月外资流入没能使A股有大的起色,但外资对明年的A股行情较为乐观。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团队预测称,沪深300指数2020年底目标位为4400点(比当前点位高14%左右),对应12.1倍的静态市盈率。在经济增速放缓、贸易摩擦不确定性、政策温和放松的环境下,市盈率将在当前水平徘徊。A股市场的上行空间将主要由盈利增长所驱动,而估值可能会有微小幅度的提升。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8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