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两个多月以来的行情,涨幅不过百点,一直都处钟摆走势之中。无休止的震荡,引发了股民普遍且深度的焦虑感。不仅是为科创板的“生于乱世”而感到焦虑,只要是跟股市相关的一切,股民们都很担忧。担心美股崩,担心贸摩擦继续……
而且,这种焦虑感表现在盘面上是双向的,即令多头焦虑,空头也备受煎熬。涨没能涨上去,跌也就是不跌。看上去距离下方缺口又触手可及。确实,以七月为界,原本市场选择向上的步伐被打乱了,上方又是补半缺。这意味着,主力资金没有使出全力,跟风盘也有些不足,于是趁势打压,而将风险又把握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然自7月8日以后,三天之内必再出大阴线,整体行情早就报销了。
这种震荡行情的最大风险,其实并不来自于期间的那两三根大阴线。而是来自于整个震荡过程中的信心损耗,及交易成本损耗。因为每一次大阴,都并没有引发跌停潮,倒是在亏怕了之后,见涨就入,跌了受不了了就割——三番两次重复这种操作,心态只会越来越差,所以震荡到最后,自然就没有信心了。
大家所担忧的种种“事实”,成为了击溃心理防线的最后一根稻草,却完全忽视了炒股即是炒预期的道理。而这些情况,其实早已经在盘面上充足反应。大家仍是被已发生的事情吓倒,这乃是追涨杀跌的根源!
目前的预期是什么?全球进入降息周期。印度、埃及、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等国已经提前做了反应,美国必然兑现降息。对于我们而言,调节经济的工具箱里就等于是多了一样工具。我们降息,这是放水利好股市的常规化思维;我们不降息,说明政策上自有应对的一套方法,表现在经济面上应该会好于预期,这是对股市的更大利好。
有人肯定会怀疑,股市不能只靠利好活下去,降息周期只会在经济不好的时候才会出现。是的,这话并没错,如果我们就此期待一轮大牛市,那就大错特错了。可是在经济面表现出的超长周期里,出现一轮又一轮的反弹行情,“预期”就足以被拿来当做疯狂炒作的工具。因为一定会有先知先觉的大资金提前打响撤退的“信号枪”,但提前撤退并不是以超预期的下跌实现的,而一般都是以拉涨作为下跌的动力源。
如果你很怀疑这种说法,就是去回顾一下3578点的形成过程,此后,市场足足跌了一千点有余,却是始于一次小主升浪。而我们自2440点以来的大反弹行情,却是始于内忧暴雷、外患之中的。
预期看似很玄,但老手就应该明白,炒着炒着利好就会跟着出现的道理。只要资金开始提前埋伏炒作,错的也能炒成对的,熊市也能给你炒成“牛市”!现在大家都明白了,今年年初这一伪牛市的真面目,这不就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给活生生炒出来的么?!
从2440炒到3288点,一共用了61个交易日,现在是横盘震荡从5月算起至今,差不多也用了这么多时间,横盘了这么久,真的就是要横久必跌吗?“横久必跌”的“横久”一般不会太久,因为“实力不允许”呀,而一旦超过了“横久”阶段的横盘,我相信用“横有多长,竖有多高”会更合适一些。
我们简单分析一下,横盘了这么久,北向资金流入至少四百亿,滞涨。散户肯定是没有信心大举入场的,所以必然是主力资金在力挺股市,情绪化资金在不断出局。问题是,力挺股市的资金横在这里这么久,如果不这么做,股市按照涨跌对称性来看,恐怕已回到了2440点的位置。那么,力挺股市用来做什么呢?散户不参与不跟进,难道就坐等亏钱吗?
现在大举介入的资金,已经起到了市场领头羊的作用。大举做空?亏钱!只要开始做多,必然引来跟风效应,赚钱无疑。你们不用跟我讲什么期指开空赚钱的鬼话。股市期指同时做多,不光两头赚钱,还能解决科创板顺利推出、股票质押、商誉暴雷等诸多问题。这是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的事情。
就算是只看盘面,也能看出市场被一只无形的手掌控,未来只有做多一条路可走。但请注意两点:
一、只是阶段性做多,上涨的目的是为了下跌,主力资金买股票的目的在于维稳及其后的逢高卖出。2822点不会是历史大底,但反弹高度也不可看太高。
二、后市哪怕跌破2440点,那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早就说过了这是一次时间足够的震荡反弹行情。主力志在必得,应该顺势而为!
大家可以先看深成指,五根均线粘合,上涨暴涨迹象已经非常明显了。创业板指也差不多。沪指在命悬2900点一线的情况下,今天也是再度逢生。刚好收于多空线BBI上——2923点,一点不差!这也是自7月8日以来,少有的反弹可以突破多空线的日子,哪怕只是形成了上影线,也是强势的特征。若是真的再度跌破2900点的话,大众对破2800点的缺口就会加深疑虑,后果不堪设想!
价先行,量跟上。跟强势股是一样的,主力在吸筹阶段,哪里会轻易放出大量出来,就别再自欺欺人了吧。风口显示在盘面上已经转了向。请记住,这里只适用“横有多长,竖有多高”。震荡到极致了,单日80点的涨幅还会远吗?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