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右上角蓝色“+关注”,关注 日语学霸姐 头条号,每天及时接收日本文化资讯和日语学习干货。
相信大家对日本的规矩和素质都有所耳闻。
日本有没有小偷?相信大家也不会相信一点小偷也没有,但是说相对稀有也不过分了。
在一些刑侦日剧里,大家可能会看到扒手或者入室偷窃的贼。但是在大街上,就真的很难遇到了。
在日本几年,跟踪狂听说过,精神患者遇到过,但小偷还真是没见过。
以安全出名的日本,半夜三更路上巡逻的警察比小偷还多。
可能有人会发现日本女孩子的挎包常是没有拉锁款的。拉锁多少有些影响美观,而且打开包包也比较费事,但给小偷留的机会的确变少了。
而日本日常并没有这类的担心,最常见的原因还是因为不小心掉落了。
但这种情况通常会有好心人拾起交给附近的服务台或警卫亭。如果真的不慎遗失物品,不妨向工作人员或者巡警询问一下。
在这种环境下,日本人即使独自去餐厅,去厕所时也不太会背着包包去,而是直接把东西留在桌子上。
仗着没人偷,胆子越来越大,所以有些上班族喝多了就直接在街上大睡特睡,当然这种情况丢钱包的可能性还是有的,但能看到这种场景的,相信也没多少地方。
日本作为岛国,雨水自然少不了,为了保持店内整洁,大商场会在门口发放免费塑料伞套,而小店的话,雨伞一般会统一插在店外的篮子或架子上。
这一般也不必担心出来伞就没有了,可能需要担心的是分不清自己的伞是哪吧,或者别人拿错伞。
所以日本还推出了“雨伞挂饰”这种专用商品,用来分辨自己的伞。
日本“泥棒”的真正词源讲解有三种意思:
一是「押し取り坊」或者「取りうばう」的演变,两者的意思都是“小偷”。
二是「どら息子」和「乱暴」的合称,于是成为どろぼう。
三是古时代日本的小偷都用污泥涂面为防别人认出,又带上木棒以作武器,故称泥棒。
泥棒一词起源于江户时代,在昭和时代才以泥棒作为小偷的代名词正式写入当时日本的法律,其中被我们熟知的“忍者”也被昭和政府列为“泥棒”之一。武士阶层没落有些忍者为了生存,走上了“泥棒”的江洋大道(盗)。
这么说来,日本的“泥棒”比我们所说的“小偷”更高一等,人家懒得做扒手,直接升级到江洋大盗。
绿色的布裹住脸,在鼻子下面打个结——这也成了日本影视作品中小偷的经典形象。
日本还有一种“泥棒”,叫泥棒猫 (どろぼうねこ) ,
意思就是偷心贼,也就是我们说的“狐狸精”。
那么,你遇到过“泥棒”吗?
在未名天日语学校学日语可以免费办理留学!
如果想了解更多可以私信日语学霸姐哦~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可免费领取日语体验课程~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33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