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黄奇帆眼里的FTA

黄奇帆眼里的FTA

当成千上万个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在组合的时候,实际上都是在做贸易。这个贸易的几百家企业,几千个零部件分布在几十个国家,各种各样的城市里。是不是每单之间,零部件和零部件厂,零部件和总装厂都在做贸易,都在相互结账?其实不是的,它是一个通过互联网,通过通信系统在世界上某个自由港形成的结算点。

跨国公司的结算选择地往往是在某个自由港地区。之所以如此,首先,这种结算涉及全球,往往是离岸的结算、低税收的结算、自由港的结算。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外汇交易是个离岸交易,离岸交易中心往往是在自由港。其次,选择自由港是为了降低税费,自由港的税率只有15%,所以它的结算税收低。再次,是因为人才,自由港往往有高层次的金融会计、法律人才集聚服务。跨国公司的结算点,不是在几百个企业、几百个城市、几百个活动地点上发生结算,而是利用现代通信系统汇聚在这个结算点结算,这就形成了价值链枢纽。

2009年,中国大陆一年有3万多亿美元的进出口,其中1.8万亿美元是加工贸易,但结算都不在中国大陆。有接近4000亿美元在新加坡,3000亿美元在中国香港,还有3000多亿美元在爱尔兰,还有一部分是在中国台湾、韩国首尔以及日本东京。就是说整个接近2万亿美元的结算都不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只是在做加工的苦力。金融结算产生税收,不仅是所得税,还包括专利税、版税,金融结算产生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这些都不在中国大陆。从这个意义上讲,谁拥有这个产业链的结算枢纽,谁就拥有这个产业链的财富中心。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862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