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全国各地珍贵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邢台牛市街,是古代进行牛交易的集贸市场,也是邢台南关外八条街之一。牛市街西高东低,西起花市街东至围寨河,全长约570米。
早在元代,皮毛加工业便已在邢台蓬勃兴起, 当时邢台七里河与大沙河之间遍布着的大大小小皮毛作坊。
到了明万历年间,顺德府南关的牛市街、羊市街一带成为皮毛交易主要市场,年成交额在白银1500万两以上。
清康熙年间,万顺、福大、广泰、永茂昌等皮毛店铺被全国的皮货商人称为顺德府的十大皮店。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顺德府厌清德、纪恩科创办”三义会“(同盛德)制革厂,日产制皮百张,行销卖地和东北地区。连西洋商人也来邢台收购皮货,然后转销欧美各地。
1906年4月1日 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再次促进邢台皮毛业的发展,仅羊市街的皮店就达50多家。
1917年,邢台城紧连羊街的东西南北4条羊市道逐渐发展成为邢台皮毛贸易中心,形成了顺德府皮毛集中区域。
1929年,邢台城内皮店达72家,有40%以上的成交额来自于欧美等外籍洋庄。
1937年,日本人入侵邢台后,成立株式会社,规定“大仓洋行”、“满蒙洋行”、“蒙疆洋行”为日本驻邢商行,从而垄断了邢台皮毛业。
下面这组照片由日本人松本拍摄于1940年12月,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当年牛市街皮毛作坊加工制作牛皮的情况。
牛市街的牛皮加工作坊
两名工人正在把带毛的生牛皮浸泡在石灰水中
浸泡一周后取出牛皮
将带毛的牛皮铺在木板上去毛
用力要均匀,既要除掉牛毛,又不能伤到牛皮
这是除毛所需要的各种刀具
工人在检查牛毛去除的是否干净
完成去毛工序后的牛皮
将去毛后的牛皮再次放进桶里的石灰水里
牛皮放入药品桶中染色,绝大部分是染成黑色和红色
把染好的牛皮展开钉在在木板上
工人在整理晾晒中的牛皮
把晒干的牛皮搭在伸缩机机上抻拉
用抛光机上对牛皮进行抛光处理
抛光后的牛皮就可以上市出售了
更多全国各地珍贵老照片,尽在右上角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6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