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悬壶远志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久坐不运动、熬夜、长期睡眠不足,环境污染、无休止的加班、房贷车贷等各种无形压力……久而久之、聚沙成塔:疲劳、身重、失眠、头痛、焦虑、紧张、抑郁、胃胀……越来越多人处于健康失衡的亚健康状态,并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这些似病非病的各种亚健康状态,头绪太多,你让医生下药来治,还真是不好下手。而饮食调理,正好应对。食疗的长期坚持和日积月累,可以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正因为如此,对付亚健康和健康失衡,应用日常饮食来调理缓解,越来越受到重视。
合理的饮食调理,首先要学会简单地辨识自己的体质。为了便于参照,本文简单的把体质分为:寒热、虚实两类。这个分类可能并不完全,但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太过复杂往往无所适从,反而丢失可参照性。尝试先从最简单和直观的入手,学会初步判断自身体质状态,并选择合适体质的食谱,目的就达到了。
实性体质:身体强壮、体力充沛、活动量大;中气十足、声洪嗓大;心情容易烦躁、易失眠;易便秘、尿量不多等。
虚性体质:身体虚弱、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形寒肢冷,心悸气短、不喜说话、声音小、有气无力、尾音低靡;面色淡白或萎黄,肠胃容易下痢、生病不易恢复,自汗(指白昼不正常汗出,动辄尤甚的情况);本条所描述体质以阳虚为主,阴虚表现可参见下条虚热体质。
热性体质:精神容易激动,易于呈现兴奋、亢进、心烦气躁,小便短少黄赤有热感、大便干燥或秘结,口燥咽干,喜食冷物或冷饮,饮水不解渴、畏热喜凉等表现。
热性体质在辨识时需注意区别实热体质和虚热体质,实热体质的人群往往身体强壮、日常表现一派热相,呈现前文热性体质所描述的特征;虚热体质则除了上述表现外,多形体消瘦,手心热、足心热、心烦热、睡眠不宁、盗汗(指入睡时汗出异常)、遗精等。
寒性体质:精神状态表现为无力、易疲劳,常见面色苍白、口唇色淡,手脚冷,怕冷怕风,喜进热饮、热食,易患各种痛症(如腹痛、痛经、关节痛等),耐热不耐寒,易腹泻,尿量多、色清淡等。
对应不同体质,饮食调养有相应的对策:损其有余而补其不足,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泄之,回归健康在于调节平衡。本文将食物原料按温、凉、平做了个简单归类(因文章篇幅所限,不能完全,仅举例作为参照),以便对应体质挑选食材。
按主食、蔬菜、肉类、奶制品、水果、干果、调味料的顺序排列:
温性食物:高粱、糯米;香菜、辣椒、韭菜、蒜苗、蒜苔、大蒜、大葱、生姜、南瓜、胡萝卜;羊肉、牛肉、鸡肉、黄鳝、虾、雀肉;荔枝、龙眼、桃、樱桃、大枣、杨梅、杏、番石榴、木瓜;栗子、核桃、葵瓜子、荔枝干、桂圆干;酒酿、红糖、饴糖、芥末、茴香、花椒、胡椒、桂花、红茶等。
平性食物:大米、玉米、粳米、红豆;卷心菜、番茄、豇豆、土豆、花菜、黑木耳、银耳、山药、洋葱、蘑菇、花生、黄豆、红薯;猪肉、鹅肉、鱼肉、甲鱼、鸡蛋;豆浆;苹果、葡萄、柠檬、枇杷、李子、菠萝、石榴、无花果;松子仁、芝麻、花生、莲子、芡实、榛子、松子;蜂蜜等。
凉性食物:荞麦、小米、大麦、绿豆、薏米;芹菜、冬瓜、莲藕、菠菜、苋菜、白菜、空心菜、油菜、绿豆芽、生白萝卜、丝瓜、苦瓜、黄瓜、茭白、莴笋、海带;鸭肉、兔肉、河蟹、蛤蚌、鸭蛋;牛奶;香蕉、西瓜、梨、柑子、橙子、柿子、甘蔗、柚子、猕猴桃、罗汉果、杨桃、鲜百合、桑葚、生菱角、生荸荠;绿茶等。
日常生活中,实、热体质应适当清泄,以平性食物打底,注意食用些凉性食物,但虚热体质人群要注意,食谱上应补充滋阴清虚热之物,凉性和平性食物中如莲藕、百合、鸭肉、甲鱼等都是具滋阴之功的理想食材;虚、寒体质人群宜温补,在平性食物的基础上注意适量多食温性食物滋补养身。需要强调的是,就营养学观点而言,任何食物都不宜过度或缺乏,每日食谱用料的丰富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对应体质合理安排,做到不偏不倚。
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曾说过:“简陋而可口的饮食比精美但不可口的饮食更有益”。是的,可口的食物令人身心愉悦,有益健康;另一方面,合理健康的饮食并不在于昂贵精美,而在于适合自己,食材的新鲜安全、多样和用心制作,简单普通的食材也可制作出花样翻新的美味佳肴。
寓医于食,不仅有益健康,也颐养性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598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