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古代的战争不像现代的战争,有这么多的机械炮弹设备,人可以远距离的操纵机器进行战斗,古代的士兵,都是近身肉搏,拼个你死我活。所以,他们这种战争的手法极其残暴,轻者断胳膊断腿,重者直接被一击身亡。到后来,虽然有智慧的人发明了弓箭和弓弩,但是近身肉搏的情况还是得不到缓解。
各个国家为了提高自身军队的战斗力,都想方设法对战斗装备进行改造。除了兵器样式的改变,实用性的增加,盔甲的出现,更是极大地提高了士兵的存活率,盔甲的重要性,甚至要比兵器重要。宋朝的法律《宋刑统》中有一条刑法曾经这样记载:"诸私有禁兵器者徒一年半,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意思是在民间,私藏战斗兵器的人需要关牢房一年半,而私藏一套头盔的人,要受到流放2000公里的刑罚,2000公里的路程,正常人根本无法坚持下来。私藏三套头盔的人,直接处决。
这就让我们产生了一些疑问,为何古代时,头盔如此的重要,以至于私藏头盔的惩罚比私藏兵器的惩罚残忍这么多?
古代的头盔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头盔上都装着类似红缨枪枪头形状的东西,造型奇特,让现代的我们不禁猜想,为什么古代的头盔要装这个东西,我们现代的头盔从来没有这种类型的,难道安装在这头盔上的枪头,还蕴含着什么样的秘密吗?或者它对于提升士兵的战斗力起到何作用?
其实,古代士兵头上头盔的那把枪头被称为"盔枪",盔枪实际上有很多的用途,古代人不会单纯的设计一把枪头放在头盔上做装饰。
经过大量书籍的翻阅,历史学家们得出了以下几个猜测:
一、 防护作用
古代制作头盔的材料是铁、铜等坚固金属,因为这些金属能够有效的抵挡刀的斩击或者其他类型的劈砍攻击,但是在面对锤状重击的时候,无论硬度多强的头盔,都不能减缓头部所受到的撞击。盔枪的出现,能够一定程度上的让击打在头部位置的重击偏离本来的位置,起到防护头部的效果。
二、 充当武器
从盔枪的形状我们可以联想到红缨枪,红缨枪作为一种突刺型武器,对敌人的威胁非常大,杀伤力也很强,在战场上,双方交手,武器很容易被打掉在地或者丢失,这时候士兵们就可以将头盔摘下来,充当临时的战斗武器,而不至于站着活生生被打死。
除了以上两个猜测,还有一部分的人认为,盔枪可以当成武器的替代品,那它会不会本来就是一件备用武器呢?例如盔枪上的枪可以设计成可装卸,在遇到红缨枪枪头损坏或者丢失的时候,可以及时的装上使用。
三、 用作炊具支架
古代士兵们行军打仗,后勤常常会被视为针对之处,如果后勤被战争影响,做饭用的工具、支架等损坏,将士们也可以利用盔枪和头盔结合的物理结构支撑,来暂时充当炊具支架。
四、 装饰作用
顾名思义,盔枪用来装饰,可以让佩戴头盔的将士们看起来更加的高大魁梧。
没想到小小的盔枪却蕴含着如此多的妙意,古人真是拥有大智慧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94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