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拥有超级武器,霸气唐朝不修长城,为何陌刀却失传了?

拥有超级武器,霸气唐朝不修长城,为何陌刀却失传了?

杜甫在《观安西兵过赴关中待命二首》中写道:“四镇富精锐,摧锋皆绝伦。还闻献士卒,足以静风尘。”这首诗是写给唐朝一代猛将、传奇战神李嗣业的。

《唐史》:嗣业讨小勃律,执一旗,引陌刀,缘险先登,力战,大破之。及收西京时,官军几败,嗣业执长刀陷阵,贼遂溃。公故以临危久战称之。描述了李嗣业的神勇事迹。

这两处都表明唐朝有一个镇国神器--陌刀,并且以此打造了冷兵器时代最精锐的部队——秒杀骑兵的唐朝陌刀军!李嗣业正是唐朝陌刀军最有名的将军。

李嗣业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农耕文明,长期苦于跟北方游牧蛮族作战时面对骑兵时的被动局面。所以强大如秦朝也不得修建长城来抵抗,一修就是上千年,甚至一直到军队中装备了大量火器的明朝居然也大规模重新修建了长城,才有效压制了草原蛮人的侵扰。

可是唯独唐朝从来没修过长城。正因为唐朝有陌刀。陌刀却在宋已经失传,成为汉人一大遗憾。

陌刀军

陌刀军是唐朝军队的一支神秘部队,是一支令敌人胆寒的部队。陌刀是一种特种兵器,可以说陌刀队是一支特种部队,是专门应对以骑兵为代表的重甲部队的。唐朝军刀分为四种:仪刀、障刀、横刀、陌刀,陌刀起源于汉朝的斩马剑,在唐朝时开始形成定制,总长度为七尺(唐代一尺约合现在的九寸三分,即0.307米,七尺约2.15米),其中刃长三尺,柄长四尺,重十五斤(折合现在的20斤左右)。

郭子仪孙子墓中壁画

由于唐代禁止陌刀陪葬,所以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件陌刀实物出土,而史籍中对陌刀形制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这件冷酷的兵器究竟长什么模样,依然是个谜。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南郊抢救性发掘过唐代名将郭子仪之孙郭锜及夫人卢士绚之墓,墓中的壁画可以略推导出陌刀类似于三尖两刃刀。

那么,陌刀到底有多强呢?在李靖攻打突厥时为对付突厥骑兵而给步兵配置的武器。对于使用者要求极高,通常都是军中猛士方能胜任,常常列阵推进,号称“如墙而进,人马俱碎”。

李嗣业将陌刀的威力提升到一个前无古人的高度,史书写他“长七尺,膂力绝众”天宝初年(742年)受召募到安西军,安西军正是唐朝灭国无数的名将高仙芝的部队,这支部队里的精锐正是陌刀军。身高2米以上的李嗣业则很快成为了陌刀军的首领。在主将高仙芝灭小勃律国时,李嗣业率军从高处发动突袭,他单独扛着大旗带头冲向险路,众人都跟着他。猝不及防的吐蕃军被打得打败,跳下山崖摔死、投水溺死的有十分之八九。而唐军则乘胜一举攻破勃律城。

大唐至德二载(757年)九月,唐军迎来了收复长安的最后一战,十五万唐军跟十万叛军在长安城外的香积寺列阵而对,李嗣业和陌刀军担任前军之职,如果唐军再输,则面临被判军灭国的危险。率先出阵挑战的叛将李归仁部被弓箭逼退,而追击的唐军骑兵队伍却迎头撞上了全力反击的叛军主力,败退的唐军甚至冲散了大阵。之前被叛军打出心理阴影的唐军主力也发生了动摇,如果被凿穿大阵,那唐军势必因为指挥失灵而陷入崩溃。

在这千钧一发的紧要关头,李嗣业卸下盔甲,袒胸露怀,拎起一把陌刀就冲到了最前面,刀光挥舞之间,来势汹汹的叛军已有数十人翻身落马,气势也为之一滞。惊魂初定的唐军则抓住机会稳住了阵脚,李嗣业也趁机带着前军杀了上来,史载“步卒二千以陌刀、长柯斧堵进,所向无前”,再现了陌刀军“如墙而进,人马俱碎”的狠辣。在李嗣业的带领下,唐军各路兵马合围而上,将叛军杀得血流成河,史载阵斩六万有余,坠马、落水而死者更是不计其数。此战堪称李嗣业的封神之战。

游戏里的陌刀

陌刀军如此强大,为何陌刀却失传了?

首先,我们就来算一下陌刀的价值。古代装备最贵的当然是战马,但一匹平常的战马要百贯,而陌刀一把要一百贯,一百贯唐朝能买一栋不错的房子。唐朝巅峰时的陌刀部队往多了说也不到两万,所以精锐部队人手一支陌刀开支多么巨大!所以唐朝一律禁止陌刀陪葬!

日本野太刀

其次,宋代并未继承陌刀,导致陌刀彻底失传。究其原因是因为宋代基本是步兵对抗骑兵,走的是大兵力、城防、水防战术为主,野战较少。宜装配廉价有效兵器。大量新式的长矛、长刀、斧钺、神臂弩的诞生并武装了宋军,而且宋朝为对付骑兵还研发了更新奇的火药武器,陌刀成为奢侈的历史。也使得陌刀打造工艺失传。据说日本的野太刀是采用了陌刀部分工艺制成。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299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