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英国议会投票表决对中国出兵的议案,最后,以五票优势赞同通过了该议案。于是,一支英国舰队越过海洋,远赴中国。相信大家对这场战争都十分熟悉,它便是鸦片战争。在教科书中,人们对这场战争作了许多阐述,认为:这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同时,也拉开了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序幕。
然而,早在鸦片战争前一年,英国就已经侵略了亚洲的其它国家,那就是阿富汗。当时,英国派出攻打中国的军队只有两万多人,而攻打阿富汗的却有三万多人,但是,两场战争的结局却截然相反:中英对战,中国大败;英国与阿富汗对战,英国几乎全军覆没。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今天,我们来详细地讲一讲这两场战争。
在英国向外扩张、称霸世界的路途中,其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有时也会受到其它国家的阻扰和竞争。比如:在17世纪的时候,英国占据并成功征服了印度,但是,这却和沙俄的侵略计划有所冲突。因为,沙皇制定的战略目标是从俄国出发,侵略中亚地区,然后,逐渐扩展到印度洋。如此,俄国的势力范围便可以横跨四大洋。但是,令沙皇没想到的是,英国人竟然先沙俄一步占领了印度。
这就使得沙俄十分被动,只能先掌控阿富汗以后再另谋发展。可是,这样一来,就对英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因为,阿富汗与印度相邻,如果沙俄以阿富汗作为跳板出兵南下的话,分分钟就会颠覆英国在印度的话语权。而且,印度对英国来说十分重要,它是英国女王头上王冠中的一颗明珠,不可或缺。
因此,为了保证英国在印度的利益和进一步侵略中亚地区,英国决定出兵三万,以印度为起点,分成两路中队攻打阿富汗。
英军在常规战争中的战斗力十分强劲,不仅一口气击败了阿富汗军队的防御,还攻进了其首都喀布尔。一时之间,阿富汗政权岌岌可危。于是,阿富汗请求沙俄出兵帮助自己。但此时的沙俄,却深陷其它战争,根本没有多余的能力去帮阿富汗。就这样,英国成功占据了阿富汗,并建立起了一个傀儡政权。
然而,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事情突然发生了重大转折:
阿富汗是一个很特殊的国家,它实行的是部落集中制,国家首领的权力和地位比不上部落首领,后者才是阿富汗的真正掌事者。当时,部落首领认为,英国实行的政策触犯了他们的利益,因此,他们开始召集军队,联合回击英军,突袭英军的巡逻队。
虽然,英军作了积极的回应攻打阿富汗部落,但是,由于英军对阿富汗的地理条件的不熟悉,加之阿富汗山地很多,使得英军不适应当时的作战条件,处在了战争的劣势方,伤亡惨重。另外,部落还发动群众一起参与作战,无论英军走到哪里,总会有群众看到他们并向部落军汇报他们的行踪。
面对人民群众这样一个庞大的力量,英军显然有点逊色。最后,迫于巨大的压力,英军只好撤离了阿富汗。其实,在当时仅有的条件之下,英国贸然出动三万军队攻打阿富汗,这一结局我们是可以猜到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二十世纪后期和二十一世纪初期,苏联和美国曾分别出动十多万军队攻打阿富汗,结果都是无疾而终。要知道,苏联和美军设备的先进性和军队战斗力有多高,他们都没能把阿富汗打下来,更别说十九世纪的三万英军了。由此,我们可以猜测,这三万英军的结局:全军覆没,只有一个伤兵假装死亡才逃过一劫,回到印度通风报信。
在阿富汗的军事失败,震惊了英国的统治阶级。
英国发动这场战争花费了六百多万英镑和三万余人,但最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还让俄国人看了英国的笑话,这让英国女王十分恼怒。
就在英军侵略阿富汗的几个月后,中国开始了禁烟行动。
这个消息传到英国后,立刻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因为,在这之前的几十年里,英国通过向中国走私鸦片,每年都可以获得几百万两白银,大大弥补了英国财政短缺的问题。而中国现今要禁烟,那么,就意味着英国将再次面临财政问题。
为此,英国统治内部产生了分歧,有的议员认为应该动用武力,以此达到让中国停止禁烟行动的目的;而有的议员则认为英国当前正在与阿富汗打仗,如果,再挑起与中国的事端,那将会加速财政空缺,所以,暂时不能挑起和中国的战争。但是,人们宣称开战的呼声很快就把后者的声音给湮灭了。
最终,议会以五票的微弱优势通过了与中国开战的议案,一支仅有两万人的军队远航中国,而当时的中国拥有九十多万军队和四亿人口。
经过长途跋涉,英军终于到达了中国的近海,广州官员最先应战。在战争中,令人可笑的是,官员们认为英国之所以拥有那么强大的火枪和火炮,完全是因为他们懂得一些邪术,并借助了鬼神的力量。因此,只要往英军身上洒粪便和狗血,就可以破除他们的“神力”。
于是乎,官员们找来了一千多桶粪便,并将它们绑到一支木筏上,然后,英勇的冲向英军。相信结局大家都猜得到,清军不仅没有破除英军的“神力”,还被对方暴揍了一顿。在突破广州的屏障后,英军来到了长江。当时,长江是中国的重要航道,它不仅沟通了南北方,还是清政府的财政命脉。
因此,道光帝立即下令要求官员一定要打败英军。
但是,英军的战斗力真的太强了,清军难以抵挡,这该怎么办呢?就在这时,一个官员提出了一个办法:模仿演义中诸葛亮借东风的情节,即火烧英军战船。然而,那只是小说中的情节,怎么可能真的有效呢?更有甚者,竟然提议训练猴子,然后,在猴子身上挂鞭炮袭击英军。
就这样,在官员们的愚昧和无知下,清政府大败特败。之后,英国成功打开了中国市场,同时,也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
参考资料:
【《中国近代现代史》、《清史稿·本纪十九·宣宗本纪三》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114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