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把英语“踢出高考”,回应百姓呼声,教育界一直在努力

把英语“踢出高考”,回应百姓呼声,教育界一直在努力

郑强教授双脚跺一跺,教育界抖三抖。

强哥一金句,网界三层浪。

郑教授关于英语“踢出”高考的问题,在教育界与网络界引起巨大的讨论。

阵营分成两派,一派反对将英语提出高考主科,代表人物是俞敏洪,他认为英语被“踢出”高考,受害最大的是穷人家的孩子,因为这些孩子需要更多花更多的钱去上培训班。

而主张将英语踢出高考的人似乎更多 ,其代表是中国宇华教育集团董事局主席李光宇建议高考取消英语科目。



看到这里,小编不由地微微一笑。

英语踢出高考,还用讨论吗?

英语已经被踢出高考了!!!

小编在这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英语已经被踢出高考了。

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可以查询到2018年与2019年的高考招生政策中,已经明确规定高考中,英语只是选考科目。


【1】外国语不等于英语

高考科目中有一门是外国语,目前的高中教学模式使很多人误以为“英语”是唯一的外国语语种。

实际上,教育部的高考政策中规定:考生可以选择除“英语”以外的其他语种参加高考,这些语种包括日语、俄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等五种语言。

高考报名时将“外国语”科目选择为日语就可以用日语参加高考。

考试时间、考试总分、考试时长等等,全部与英语考试完全一样。

不怕教授有文化,就怕教授不懂政策。

但其实这个政策并不是这几年才有的噢,只是这个政策在全国的普及程度不高,大家还是习惯选择英语来参加考试啊。

网民热情不可怕,习惯选择才可怕。



【2】英语出高考,一直在踢

新课程改革,增加其他外语进高中课程。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始实施。

新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外语”课程结构。

外语科目方面,保留原有学习科目,在英语、日语、俄语基础上,增加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学校可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教育部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

此次是德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小语种首次制定课程标准,为今后高中开设这些课程提供了指导和便利。

一考定乾坤变为一年多考。

教育部文件通知,2019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新生中开始启动实施。

高考外语考试每年举行两次,一次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期间,另外一次考试时间根据教育部确定的时间安排。

考生最多可申请参加本年度两次外语考试,选择一次较好成绩作为其本年度高考外语考试成绩。



【3】英语教学改革,一直在前进。

在教育部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5574号建议的答复中明确提出,为减少学生不必要课业负担,教育部按照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优化对中小学外语课程教学的要求。

其中明确指出适当降低外语教学要求。

2011年底教育部修订颁发的义务教育英语、日语、俄语课程标准,考虑了全国各地外语教育发展的阶段性和地区不平衡性等因素,合理调整了课程内容,压缩课程容量,适当降低了目标要求。

如英语课程的二级水平(小学毕业)只要求学生“能借助图片、图像、手势听懂简单的话语或录音材料”“能运用一些最常用的日常用语”,词汇量的要求是600至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等等。



英语本无罪,奈何考生受拖累。

英语作为一门全世界主流语言,掌握英语,可以多一条通往世界的桥梁。

英语罪不在进入高考,而是罪在学时过长,收效太低,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

与其争论要不要把英语踢出高考,不如多讨论如何科学地学习英语。

总之,在英语考试与教学一直在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把英语踢出高考,是个伪命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003459.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