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补课,对于教师而言已经成了“带电的高压线”。一旦某个教师有偿补课被传说中的“群众”举报,那么相关老师必定会吃不了兜着走。这不,近日江西省的3名教师因为有偿补课而被查处,结果这3个老师立马面临暴风骤雨般的处罚:当年度的年度考核和师德考核均不合格,当年度的年终奖直接被取消,全市范围内通报批评,还有一点最为耐人寻味:这3名老师被迫从县城调到乡镇中心校……
换言之,因为有偿补课的事情“东窗事发”,这三位江西的教师完成了“县城教师”到“农村教师”的“窘迫转身”。按照古人的说法,这种做法相当于把这三名教师“流放”到农村。
作为农村教师,看到这样的处罚结果,甚感悲哀:乡镇中心校,为何成了师德不合格之人的“回收站”,那么像我所在的农村基层山旮旯学校,岂不成了“回收站”中的“回收站”了吗?
农村学校,为何成了传说中的“流放之地”?原因很简单,梳理一下大致有以下几个:
首先,农村教师有偿补课,那是用水泵抽家长的血。
如果你是个教学能力比较强悍的老师,但如果你又刚刚好在山旮旯地区的学校任教,那么你想通过有偿补课来补贴家用,就算家长纠缠着你让你给他的孩子“开小灶”,作为乡村教师的你一定要懂得拒绝。穷乡僻壤出刁民,有些家长以举报老师为乐,你让这种家长提供有偿补课的费用,就算费用低廉,对他们而言也是用水泵抽他们的血。所以,有偿补课的老师被“流放”到乡镇中心校可能在继续补课方面还有“一线生机”,但如果被调到农村基层山旮旯学校,那简直是“钱途”一片黑暗啊!
其次,农村学校,教师待遇相当“精致”。
农村教师,有可能会血压高、血糖高或者血脂高,但工资待遇绝对不会高。一名从教二十年左右的老师,工资收入依然是三千多,这就是农村学校的待遇。至于工资收入之外的其他收入无限接近于0,这应该就是农村教师都要面对的现实。不管是打卡工资还是绩效工资,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都算是“精致”到了极致,这也是很多农村教师出现“孔雀东南飞”——耗尽“洪荒之力”调到县城学校的一大原因。
第三,农村学校教师,社会地位低到尘埃之中。
在农村学校,别说教师,就是基层小学的校长,在老百姓的眼中基本上也没有多少高大上的地位。而农村学校的教师,基本上只要是个人都能指挥得动他们:无论哪个部门的人需要农村教师配合这做一些免费的事情,对于农村教师而言都是义不容辞的特殊任务。一个月三千多的工资,不抽烟不喝酒不搞小三无任何不良嗜好,依然无法过上体面的生活,这就是大部分农村教师的现状。如果不是为了退休之后生活有个保障,估计选择离开三尺讲台的农村教师会如过江之鲫那么多。
朋友们,现在你知道那三名江西的县城教师被调到农村学校到底有多大损失了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9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