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 工科的生源危机

工科的生源危机

工科的生源危机,是我几年前提出来的。当时,没人信。有一些工科院校是中国高校中翘楚,实际上,在国际上和国内高校排名中,比较靠前大都是工科院校。怎么可能会遭遇生源危机这件事呢?随着高考科目选考方案实施,今年又有四个地区进入了新高考录取阶段,我重提这个隐性的话题:工科的生源危机。





今年或许不会遇到生源危机这种现象,或者生源危机不会那么突出,但随着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进入科目选考的新高考录取阶段,未来,工科必然会遭遇生源危机。

我所说的工科,主要是指传统老牌的工科类型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工科类专业。所指的工科危机,既包括一般的工科院校和工科专业以及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也包括双一流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

在今年大学各种在线高招咨询上,发现北京的考生、家长形成了围观工科院校热。我说过,这种围观热和未来工科院校的危机是同时并存的。为什么这么讲?因为和经济趋势、新工科以及高考科目选考有关,围观人次多,并不代表工科院校的生源没有危机,我的判断是肯定的。

以北京为例。2017年,北京在全国率先开始中考改革。目前是两种模式中考模式并行,从2017年实行的中考科目选考方案今年终结,2021年实施全科开考,6门科目计入总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各选一门计入总分,这4门随教随考。从北京两种中考模式变动来分析,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科目选考基本接轨,但完全接轨是不可能的。初中生无法完成走班教学的过程,不仅是违反了教育规律,也违背了人成长规律。目前,全科开考基本上是比较合理的一种方式。中考是地方政策,各地考试科目不同,其他地区中考有全科开考的。科目选择将会成为未来中考的主流方式。

中考和高考的接轨,将会全面改变基础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现在工科院校和综合性大学的工科专业的生源危机的重心,并不是发生在现在高中学段,而是初中学段。6年之内,工科生源危机将会全面爆发。我说过很多次了,现在基础教育领域,的确有学生对某些学科感兴趣,但比例非常少。高考,是中国最为功利性的一项考试,尽管未来院校专业组高考志愿模式是主要填报方式,但选择大学依然是高考时主要矛盾。我相信,未来孩子升入高中后,他们会选择最为投机的科目选考方案,完成高考。

高考科目选考的投机性是无可厚非的,作为家长,谁都想让孩子能进入一所相对好的大学。

也就是说,高中科目选考,并不是按照大学专业类设置来匹配进行的。我之前分析过大学工科类专业生源危机的很多数据,这里不再赘述。之前测算过,如果某地选考物理的考生比例低于40%,大学工科必然会在该地遭遇生源危机。

这种生源危机并不是现在的断档,不是无人报考。在以投机为主导的科目选科的过程中,优质的生源中有一定比例的没有按照工科的限考要求选科,工科专业录取分数随之往下滑。一所高中校如此,一个县城的高中校,一个省的高中校均会发生这种现象,那么,所有的工科专业遭遇到生源危机。

现在谈论工科生源危机,比较抽象,信的人没几个。我相信,从今年开始,一直持续6年,将会持续发生工科生源危机。我绝不是危言耸听。

正因为持续的工科生源危机,对于中国高校招生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将会全面改革大学的生源培养机制,逼迫着大学和高中校甚至初中校人才培养的联动,把大学的专业尽早地普及到高中生去,尽可能在高中科目选考中真正以兴趣为导向。

新高考方案冲击最大的是工科。或许6年之后,工科生源危机会得到遏制。但不排除工科生源危机持续扩大和加深。

也许,10年之后,新高考会终结,重新回到目前的操作模式。因为新高考的咽喉,综合素质评价一直是一壶烧不开的水,这个问题是另外一个复杂的问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5133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