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每年的三月三了。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
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是长江以南一带民间传统风俗。据祖辈老人传下来的说法,“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康长寿,不为邪恶所侵。蒿子名叫蒿草,属草本植物,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入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盐糖等佐料,做成圆粑粑。可用蒸笼蒸,用平锅煎,或用食用油煮,热吃冷食均可。这种蒿子粑粑略带绿色草类清香,特别香美可口。
蒿子一般喜欢生长在低岗田地,菜园边角之处,清明前后枝嫩叶绿,此时采撷正适时。
瞧,下图就是刚从外面采撷回来的新鮮蒿草。
蒿子粑粑的制作过程并不困难复杂,下面作个简单的介绍:
将采回来的蒿草仔细挑剔出其中可能夹杂的杂草、发黄的枯枝叶杆等。尤其要注意,叶片上有虫鸟粪便残留的叶片一律丢弃不要。接着用清水浸泡清洗两遍。捞起后大体让水沥干,接着将蒿草放到烧开的水中泡煮大约2分钟,然后捞起,放到冷水里再次清洗两遍,再捞起来沥干,用菜刀剁碎即可备用。
选用糯米粉与粘米粉按1:1的比例与剁碎了的蒿草混合搅拌,还要别忘了添加适量的盐或者是糖一起拌和,并手工揉捏均匀即可制成原材。在这里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搅拌混和时,开头不要加水过量,掺水宜边掺边加,以免造成太稀不利于做饼成坨。糯米粉一般超市都有得买,粘米粉如果没得买,也可以用家里的破壁机自制。
接下来就可以手工做成一个一个的生蒿子粑粑。再接下来就是根据个人的喜好选择,是用蒸笼蒸煮还是油煎,或者油煮都可以。这样,就可以吃到香喷可口的蒿子粑粑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704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