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最冷的节气来啦!“减咸增苦”这样吃,安度大寒盼春日

最冷的节气来啦!“减咸增苦”这样吃,安度大寒盼春日

2000多年前的先人,在二十四节气中定出小寒大寒。两个节气都很寒冷,定为大小之分,是为了表明不同的寒冷程度。

中医讲究天、地、人三因制宜,就是要求随着时间的变化而适当调整。

大寒虽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做好此时的养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减咸增苦,以助心阳

在饮食方面,大寒节气应遵守保阴潜阳的饮食原则。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从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火。若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

因此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

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但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

进补得当,荤素搭配

万事皆有序,饮食也不例外。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在这个承前启后的节气里,除了防风御寒之外,进补不能太过。

因为春天阳气升发,也是人体肝气升发的季节,饮食起居上必须考虑到季节的变换,为开春阳气升发、肝气条达打好基础。

那么,此时就应该开始选择一些清淡的食物,与高热量的厚味食物一起吃,以使脾胃慢慢适应。

也就是说,此时在饮食上应该做到荤素搭配。

宜食温补,抵御严寒

从中医角度说,过了冬至,阳气开始生发,不妨多吃一点滋阴润燥、疏通气机的食物。人们此时可以适量吃一些温补的食物,以备抵御严寒。

例如偏阳虚的人食补以温热食物为宜,如羊肉、鸡肉等;

偏阴虚者以滋阴食物为宜,如鸭肉、鹅肉、鳖、龟、藕、木耳等。

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应多食用蔬菜,如萝卜、白菜、油菜、菠菜等。

让饮食慢慢向清淡过度。这样不仅可以为春天的清淡饮食打好基础,又为冬天的养生做好扫尾工作。

生萝卜味辛性寒,熟萝卜味甘性微凉,有“小人参”之美称。

在菜肴比较丰盛的情况下,可以做一个白菜萝卜香菜汤,以消除体内过多的油脂。

冬季常吃热量高或者滋补的食物来御寒保暖,很容易补过了头,偏寒性的白菜正好帮助疏散、平衡体内的热,尤其适合燥热体质、喉咙痛的人。

吃火锅时,也别忘了尽可能多加点儿白菜,以消解火锅的燥热之气。

但要特别提醒,过敏或虚寒体质者,不适合大量吃生冷的白菜和泡菜等,可以加点姜丝或是茴香、肉桂一块炖煮,从而中和白菜的寒性。

健胃消滞,调节饥饱

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

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健脾祛湿粥等进行调理。

总之,大寒时节的饮食原则应遵守“保阴潜阳、减咸增苦”,安度冬末三月。待到寒冬腊月尽,又是一年好春时!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6024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