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美国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美国如何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的观点,这位历史学家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修昔底德总结说,“使得战争无可避免的原因是雅典日益壮大的力量,还有这种力量在斯巴达造成的恐惧”。“修昔底德陷阱”简言之就是,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修昔底德陷阱”在近现代曾经导致拿破仑法国、德国、苏联的被“群殴”命运,但美国却有幸避免了这种“被群殴”现象,美国如何躲过崛起危险呢?

1、美国“孤立主义”采取“静悄悄发展”战略

美国在第二次英美战争中被英国痛扁甚至总统府被英国大兵烧出一个“白宫”后,美国的发展战略采取“避开强国冲突”模式,美国的对外扩张放弃“北进主义”转而采取“南下主义”。毕竟北方加拿大,背后是风头正盛的英国。南方则是软弱可欺的墨西哥,美国有能力击败墨西哥并占据墨西哥半数领土。

美国不去挑衅英国、法国这些一流强国,甚至把自己的扩张局限在北美大陆,这也就避免了刺激欧洲列强。美国的“孤立主义”使得美国“静悄悄发展”,不介入欧洲纷争,也就避免引起英国的警惕与注意。

2、美国“新殖民主义”采取“经济贸易”战略

美国即使是在南北战争后获得长足发展,迎头赶上法国甚至英国,但美国一直表现出“纯情无公害”的样子,并不急着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美国并不排斥“殖民主义”,但美国的“殖民主义”不是英国、法国那种“全球圈地运动”模式,无论是谁的殖民地只要与美国做生意就能得到美国尊重。美国这种模式适用于中国就是“门户开放政策”,适用于其他国家就是“经济合作政策”

当时殖民地最多的国家是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俄国把殖民地纳入国内版图,美国殖民地明显少于欧洲列强,这就使得美国的“新殖民主义”没有引起英国的猜忌。只要美国不与英国“抢蛋糕”,英国也可以很大度看待美国这个“沉默的小伙伴”。

3、美国“军事发展”采取“低调增长”战略

美国1894年成为全球头号工业强国,但美国的军事发展却远远落后于欧洲海军强国。1900年美国钢铁总吨1035万吨,几乎是第二名德国665万吨与第三名英国498万吨的总和,但美国海军总吨位却只有33.3万吨,排在英国106.5 万吨、法国49.9万吨、俄国38.3万吨之后。这样的美国军事发展,当然不足以对英国产生威胁。

美国将自己的军事发展战略解释为保障“航海自由”,这就使得美国只需要维持全球第四第五位的海军就足够。要知道美国的陆军比海军脆弱得多,1914年美国陆军16.4万人,只相当于塞尔维亚陆军的水平,远远弱于欧洲列强。美国一直保持“低调”,甚至不愿意刺激英国,这也就使得英国把主要矛头指向咄咄逼人的德国。美国成为全球头号工业过以后,也只是欺负西班牙这样的二流“殖民国家”,抢夺菲律宾、关岛、波多黎各、古巴,而对英国、法国尽量规避,——惹不起躲得起。

4、美国遇上了“活雷锋”德国吸引英国注意力

美国本来已经在威胁英国的霸主地位,但英国却在美国的“韬光养晦”低调发展面前放弃了猜忌美国,而是把主要防范的矛头指向德国。正是“活雷锋”德国向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甚至通过制造“无畏舰”威胁英国本土安全,导致英国不仅彻底放弃对美国的猜疑,而且与法国、俄国结成反对德国(与奥国)的军事联盟。

德国与英国“两虎相争”的结果是德国与英国两败俱伤,德国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英国的霸权地位摇摇欲坠。不料20年后德国再次挑战英国霸权,德国再次战败而英国彻底失去霸主地位,德国为美国成为新霸主做了嫁衣裳。

如果德国也象美国一样不寻求海外殖民地,如果德国也象美国一样满足于二流海军强国地位,如果德国对英国采取安抚战略,保留着欧洲第一的强大陆军与英国形成“水陆联合模式”,也许德国真可以顺利接过英国霸权的三叉戟。可惜德国人没有美国人那样“耐得住寂寞”,美国人坚守国父华盛顿的“孤立主义”战略,德国人却放弃了老宰相俾斯麦的“稳健外交战略”,最终两次被“群殴”击败,直到今天只能徘徊在“大国俱乐部”之外。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512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