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消息:韩国新增病例中有11例曾与此前确诊的第31例患者接触。第31例患者于18日确诊感染,但感染路径尚不明确。韩联社称,她或许算是一个“超级传播者”。
鉴定结果:尚无定论
权威解读:
-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2月19日通报,截至当天9时,韩国新增1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例,累计确诊病例达46例。
- 新增病例中有11例曾与此前确诊的第31例患者接触。第31例患者是一名61岁的韩国女性,她于18日确诊感染,但感染路径尚不明确。韩联社称,她或许算是一个“超级传播者”。
- 其他地区的2名患者中,一名是居住在首尔市城东区的77岁韩国男性,他此前并无出国旅行史。另一名是第20例患者的11岁女儿,她是韩国首例儿童感染病例。第20例患者是一名41岁的韩国女性,她是第15例病例(43岁韩国男性)的家人,于2月5日确诊感染。
- 截至19日上午,韩国共有1030人被隔离检测,比前一天通报数据增加212人。在所有确诊患者中,共有12人治愈出院。
查证来源:新京报
相关链接:
韩国一夜新增15例新冠肺炎病例,或现超级传播者
延伸阅读:
超级传播者是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把病毒传染给十人以上的病人被称为“超级传播者”。非典期间,有专家介绍,如果1人传播了10人以上,而且被传染的人都已经确诊为非典型肺炎,那么这个传播者就可以称为“超级传播者”。“超级传播者”传染性较强,与其他患者相比,具有以下特点:高龄、体质弱、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他们为数不多,但却是SARS疫情的主要传播者。
钟南山院士在2月初接受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超级传播者没有严格的定义说一个人传播给多少人他就算超级传播者,更多的理解是一个人传染的人比较多,而更重要的是这些被他传染的人再传染给下一代,目前不确定有很多的超级传播者。
为什么会出现超级传播者?
疫情如果听任发展,病毒变异可能就适应人体,从而产生超级传播者。尽量不产生超级传播者,前提是不让病毒自由扩散。哪怕是轻症者,我们也应当立刻采取措施,不让它再传人;一旦发现重症者,实施更严格的隔离治疗措施,这样切断了环节,就可减少传播者。
如何发现超级传播者?
过去SARS传染了很多人,我们才知道他是超级传播者。但现在我们对重症有了一些办法,比如不断监测下呼吸道病毒负荷,如果一直高,有可能传播力较高。目前正在加强研究,争取较早发现超级传播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尚未出现“超级传播者”
最新一期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发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报告。该报告选取了截至2月11日的中国内地所有新冠病毒肺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广东于1月19日上报了湖北以外的首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同时患心血管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粗病死率最高;截至2月11日,共有3019名医务人员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其中确诊病例1716名),可能存在非职业暴露造成的感染;报告还指出,截至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在任何一家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提供服务的医疗机构中发生了“超级传播者”事件。
《中国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征》:不排除超级传播者,个别潜伏期24天
2月9日,迄今为止样本量最大的一项新冠肺炎回顾性研究成果发表于医学研究论文预印本平台medRxiv。研究基于全国552家医院的1099例病例数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领衔。研究发现,2019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中位数为3天,最长24天;死亡率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患者初次就诊时没有发烧和影像学异常表现;6.5%的粪便样本中检出2019新冠病毒;部分患者在胃肠道、唾液或尿液中检测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
研究者指出,该研究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出现,并提醒,如观察病例的定义主要集中在发烧检测,可能造成漏诊。同时,由于部分患者无影像学异常表现,应把防控重点放在疾病发展之前早期识别患者。此外,污染物传播可能在新冠病毒快速传播中起到一定作用,因此卫生保护应考虑到通过胃肠道分泌物的传播途径。
论文提到,该项研究为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大约只有1%的患者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而四分之三以上的人是武汉当地居民,或者与武汉人接触过。研究者指出,这些发现与最近的报道相呼应,包括家庭群体性病例的暴发、无症状个体的传播等。研究不能排除“超级传播者”的出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2488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