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努尔哈赤的崛起有一个传说:
明朝万历年间,明朝将领李成梁在辽东的家里来了一个算命先生,他告诉李大人一个重要消息,他算出这个李府里若干年后,会出现灭亡明朝的人,还告诉李大人说此人脚上有七颗黑痣,大人惊慌失措,开始全府上下查找此人,要把此人干掉,以除后患,找了几天,见人就脱人家鞋,可是怎么也找不到。
一天仆人端水给李大人洗脚,大人突然意识到,身边这个小奴还未查看,这个小奴就是努尔哈赤,小奴明白大人意思后,借故逃跑,李大人派人就追,到大河边被阻,眼看被抓之际,来了个大青马,神奇的驮着努尔哈赤过河,终于安全了,努尔哈赤非常感谢这匹马,为纪念这马,国号“大清”。
这个传说附会的可能性极大,它说明了几个问题。首先,李成梁是要杀了威胁大明的努尔哈赤的;其次,努尔哈赤的起兵富有传奇色彩;最后,努尔哈赤的崛起是天命,他的起兵反明是有理有据的。
其实不是。
这故事可能只是为了宣传而编的广告而已。
事实上,明朝是很想管理好辽东的,但长期政策的惯性,很难一时就加强,加上分化各少数民族部落政策的失效,又没有军事强人来控制局面,最终导致东北全部丧失。
第一,明朝对辽东的管理是松散的,放任自流式的。
奴儿干都司
明朝曾经设立了管理辽东偏远地区的奴儿干都司,但很快失去了作用,明政府开始任总当地的部落首领来加强管理,这是一种名义上的管理,当地的部落有很大的自主性,只要表面上服从中央政府即可。
努尔哈赤的先辈就是明朝任命的建州女真的指挥官,而努尔哈赤继位部落首领后很长时间都表现的很顺从,使明政府放松了对努尔哈赤的警惕。
第二,明朝政府大多数时候是过于信任辽东李成梁的。
李成梁
李成梁作为辽东总兵,很有些威望,他是个狠人,从万历元年(1573)年开始,李大人,大战5次,小战20多次,基本上隔一段时间就打一次,可见,辽东地区的混乱,也表明:辽东地区没有形成强大的统一的少数民族势力,李大人分化瓦解的策略是可行的,有效的。而且幸运的是,李大人每次都能打赢。
为什么?
他属下的辽东铁骑,每人配发三眼火铳,火力明显比用到占优。
还有个战术问题,李成梁打仗喜欢使用阴谋诡计,经常不守约定,对相对淳朴的东北各民族而言,李大人不好对付,不按套路出牌。这一风格后来被努尔哈赤继承。
这样的战争很快就变了味儿,也经常会出现乱杀无辜,努尔哈赤的祖父和父亲就死于一场误杀。
李成梁因此获得朝廷的信任,之后,他开始会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考虑,东北如果无事,自己以后的军功何来。所以李大人暗中培养了努尔哈赤,纵容努尔哈赤对周边部族展开进攻,先是打败了仇家尼堪外兰,再是统一了女真部落,然后向明朝政府和李大人各种表示忠心。眼见努尔哈赤的部落越来越强大,海西女真和蒙古科尔沁部等九大部落联合攻打过来,被努尔哈赤打败。
第三,明朝在李成梁死后,试图重新加紧对辽东的管理,但局势发展越来越不利。
努尔哈赤
万历四十六年(1618)正月,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发出战争宣告:“今岁,必征大明国!”努尔哈赤找到七大理由,所谓七大恨。
为了生存在恶劣的环境里,努尔哈赤变得更加残暴,奸诈。在他进攻抚顺时,表现的酣畅淋漓,进攻前,谎称是来做生意的,当守将打开大门后,当百姓准备交易时,女真军队开始进攻,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
明政府大为吃惊,1619年,经过长时间的准备,明军集结完毕,兵分四路共计12万人,号称活捉努尔哈赤,萨尔浒大战爆发。
努尔哈赤各个击破,打败明军,自此一发不可收拾。
第四,跟万历三大征之一的抗日援朝战争有关,明万历年间(1592)年,日本丰臣秀吉侵略朝鲜,明政府派戚家军和辽东铁骑入朝作战,努尔哈赤甚至要求随同作战,政府拒绝,这场战事持续到1597年,期间,无暇顾及女真的壮大,为努尔哈赤部的发展提供了外部条件。
第五,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并建立了八旗制度。兵民一体的八旗制度体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能骑善射的女真族遇到了战斗力虚弱的明军,结果可想而知。
总之,努尔哈赤的崛起,可以算是“天时地利人和”,绝不只是某一方面的影响。
参考资料:当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儿》
宋念申著《发现东亚》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版权归原作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869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