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历史|缅甸历届总统(1948-2019)
缅甸联邦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the Union of Myanmar),简称缅甸。是东南亚的一个国家,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成员国。西南临安达曼海,西北与印度和孟加拉国为邻,东北靠中国,东南接泰国与老挝,首都为内比都。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旧称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统一国家后,经历了蒲甘、勃固、东吁和贡榜四个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间英国先后发动了3次侵缅战争并占领了缅甸,1886年英国将缅甸划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8年1月4日缅甸脱离英联邦宣布独立,成立缅甸联邦。1974年1月改称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1988年7月,因经济形势恶化,缅甸全国爆发游行示威。同年9月18日,以国防部长苏貌将军为首的军人接管政权,成立"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1997年改名为"缅甸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宣布废除宪法,解散人民议会和国家权力机构。1988年9月23日,国名由"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缅甸联邦"。2008年5月,缅甸联邦共和国新宪法获得通过,规定实行总统制。缅甸于2010年依据新宪法举行多党制全国大选。2011年2月4日,缅甸国会选出吴登盛为缅甸第一任总统。2016年3月15日,缅甸联邦议会选出吴廷觉为半个多世纪以来缅甸首位民选非军人总统。
缅甸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以农业为主,从事农业的人口超过60%,农产品有稻米、小麦、甘蔗等等。
政体
缅甸2010年结束了军政府统治,进行民主改革。根据2008年宪法,缅甸是一个总统制的联邦制国家,将实行多党民主制度。总统既是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
宪法
1947年6月,即将独立的缅甸各族人民代表召开制宪会议,讨论制定未来缅甸联邦的宪法 。 9月中旬,制宪会议完成宪法制定工作,并于9月24日通过该宪法,即缅甸历史上第一部宪法:1947年《缅甸联邦宪法》;
1974年,缅甸制定了《缅甸社会主义联邦宪法》。1988年军政府接管政权后,宣布废除宪法,并于1993年起召开国民大会制定新宪法。2008年5月,新宪法草案经全民公决通过,并于2011年1月31日正式生效。
历任总统
缅甸联邦总统
1、苏瑞泰(Sao Shwe Thaik)1948年1月4日—1952年3月16日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苏瑞泰(Sao Shwe Thaik,1896-1962),也译肖恢塔。掸邦首领。1896年生。幼年就读于掸邦首府东枝土司学校,后留学英国。一战期间曾在英军服役,任缅甸东北军区军事负责人。1948年1月4日,苏瑞泰当选缅甸联邦首任总统。
2、吴巴宇(Ba U)1952年3月16日—1957年3月13日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3、吴温貌(Win Maung)1957年3月13日—1962年3月2日 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
原任缅甸港务、民用航空和沿海航运部长吴温貌,在议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当选为缅甸联邦第三任总统。吴温貌是缅甸的第二个大族克伦族的领袖和"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革命委员会主席 奈温(Ne Win)1962年3月2日—1974年3月2日 军人(1962—1972)/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1972—1974)
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
1、吴奈温(Ne Win)1974年3月2日—1981年11月9日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吴奈温(Ne Win),生于1911年5月14日,由于与昂山共同创建了缅甸独立军而被称为"缅军之父"。1949年以后,吴奈温长期担任缅军总司令,总参谋长。1962年,创建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并任主席。此后,他一直担任缅甸党、政、军最高领导人。1972年4月,专任革命委员会主席和总理。1974年初,当选为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即缅甸总统)。1978年3月7日,缅甸人民议会选举吴奈温连任国务委员会主席。1981年11月,宣布辞去国务委员会主席职务,由吴山友接任。1988年7月,吴奈温辞去纲领党主席职务,由吴盛伦接任。2002年12月5日在仰光病逝。
2、山友(San Yu)1981年11月9日—1988年7月25日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吴山友(San Yu,1918年3月3日 - 1996年1月30日),曾于1981―1988年担任缅甸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国务委员会主席(即总统),上将军衔。1988年7月辞去纲领党副主席和国务委员会主席职务。
3、吴盛伦(Sein Lwin)1988年7月25日—1988年8月12日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国务委员会代主席吴 埃哥(Aye Ko)1988年8月12日—1988年8月19日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4、貌貌(Maung Maung)1988年8月19日—1988年9月18日 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
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
苏貌(Saw Maun)1988年9月18日—1988年9月23日 军人
缅甸联邦国家恢复法律和秩序委员会主席
1、苏貌(Saw Maun)1988年9月23日—1992年4月23日 军人
苏貌(Saw Maung,1928年5月12日 - 1997年7月24日),生于曼德勒市,缅甸国防军总司令,国防部长,大将。
2、丹瑞(Than Shwe)1992年4月23日—2010年10月21日 军人(1997年11月起改任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丹瑞(Than Shwe,1933年2月2日-)出生于缅甸曼德勒省胶塞镇,缅族,是缅甸前任最高领导人,曾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政府总理、三军总司令兼国防部长。夫人是杜江江。
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 丹瑞(Than Shwe)2010年10月21日—2011年2月4日 军人
1、吴登盛(Thein Sein)2011年2月4日—2016年3月30日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
登盛,缅甸政治人物。他曾任三角区军区司令,2003年8月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副秘书长,2004年10月升任第一秘书长。2007年10月24日起任缅甸政府总理。2011年2月4日当选为缅甸新一届总统。
2、吴廷觉(Htin Kyaw)2016年3月30日—2018年3月21日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
吴廷觉,男,缅族,1946年7月20日出生于仰光省关乾贡镇区,缅甸政治家,缅甸全国民主联盟资深成员。曾任缅甸总统。
2018年3月21日辞去缅甸总统一职。
代总统 敏瑞(Myint Swe)2018年3月21日—2018年3月28日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
3、 吴温敏(Win Myint )2018年3月28日—今 缅甸全国民主联盟
1976年毕业于仰光综合大学,获地理学学士学位。
1985年进入缅甸最高法院工作。
1988年离开高法加入民盟,先后担任民盟德努漂镇区党部新闻负责人和民盟伊洛瓦底省委员会书记。
2012年在人民院补选中当选伊洛瓦底省德努漂镇区议员,被任命为民盟议会事务委员会秘书长。2015年11月当选人民院仰光省丹梅镇区议员。
2016年2月1日在第二届议会人民院首次会议当选人民院议长。
2018年3月21日辞去人民院议长职务,3月28日当选总统,3月30日宣誓就职。
曾任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中央执行委员会成员。
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缅甸全国民主联盟(民盟)人民院议长。
2018年3月,缅甸总统
PS:为什么汉语名都带吴?
缅甸人只有名而没有姓,其名字被翻译成中文时,一大波男性都叫"吴某"、"哥某"、"貌某",一大波女性都叫"杜某"、"玛某"。
但!是!这些都不是缅甸人的姓,而只是他们名字的前置词。以"吴廷觉"这个名字为例,"廷觉"是缅甸当选总统的名字,"吴"是名字的前置词。
那么"吴"代表什么意思呢?
"吴"略等同于英文中的"Mr",但含义更深广。
"吴"是表明男性的性别、长幼、身份、地位等含义的敬词。而缅甸同辈男性相互称呼时,则可以彼此使用"哥"这个名字前置词。男性长辈称呼同性晚辈时,会使用"貌"这个名字前置词,或者直呼其名
在缅甸人看来,人们在交往中称呼别人时,如不在别人名字前加某种前置词,而仅仅直呼其名,是不懂礼貌的表现。在缅甸,绝对没有人称呼新当选的总统为"廷觉",而只会称呼"吴廷觉",这是缅甸的语言文化传统。
缅甸对于女性的名字也有两个特殊的前置词,与男性名前置词"吴"对应的女性名字前置词是"杜",因此缅甸人一般称呼昂山素季为"杜昂山素季",或"杜素季"。中文媒体中常用"昂山素季",这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约定俗成,而不是缅甸人的称谓习惯。另外,与男性名字前置词"哥"和"貌"相对应的年轻女性名字的前置词是"玛"。
缅甸人名地名的译名原则规律应包括:
第一,应以缅甸语发音为准,而英文拼写和发音只是一个参考;
第二,尊重缅甸文化传统和称谓习惯;
第三,对于老地名老名人按照约定俗成办为好;
第四,必须考虑中文词义褒贬,避免选用生僻中文字;
第五,不要乱用缅甸名字简称;
第6, 缅甸少数民族的名字翻译,既要考虑缅文习惯,也要照顾到少数民族的称谓习惯。
PS:以上内容整理自网络;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447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