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际 > 信用评级遭国际机构下调,印度有意重返RCEP!中日韩合作有新进展

信用评级遭国际机构下调,印度有意重返RCEP!中日韩合作有新进展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11月初,印度宣布不参加RCEP,对中国的外贸行业来说是一个遗憾,因为去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到900亿美元,中国是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印度还称对80%的中国进口商品少收费。尽管中国暂时没有机会与印度开展自贸合作,但中国扩大外贸的信心不变,刚刚又在跟日韩的自贸谈判中取得好消息。

据媒体报道,继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后,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也将提速,中日韩三方已经达到了紧密沟通的共识,自贸区第16轮谈判将于11月底在韩国举行,届时中日韩在RCEP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自由化水平和规则标准,打造"RCEP+"的自贸协定。

公开资料显示,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是中国参与的经济体量最大、占中国外贸比重最高的自贸区谈判之一,也是今年自贸区建设的一大发力点。中日韩三国GDP占全球近五分之一,三国间的经济互补性很强。建立中日韩自贸区,将进一步释放三国间经贸合作潜力,促进区域内价值链深度融合,加速各国经济发展。

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中日韩谈判并不容易,但在中国积极参与之下,谈判取得了明显进展。2018年12月,中日韩三方达成一致意见,提升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速度。此后,三方在今年4月举行了第15轮谈判,就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规则、投资等重要话题交换想法,取得积极进展。

今年,很多亚洲国家都在寻求贸易自由以促进经济发展,相比之下,拒绝融入贸易自由的印度正失去很多合作机会。对于为何不参加RCEP,印度给出的原因是担心国外商品大量涌入,对其本国的农业和制造业带来冲击,给就业和经济带来负面作用。

事实上,这种想法太过偏面。有观点认为,印度放弃参加RCEP,也就失去了和中国及东南亚地区交流以及合作的机会,长此以往,印度产业只会停滞不前,未来势必受更大的挤压。而其余成员国反而能够通过自贸更合理安排和壮大国内产业,起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比如,最成功的的例子就是中国,通过开放后,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

由于印度经济增长持续下滑,再加上印度在加入RCEP上持封闭的看法,印度被国际评级机构做出了评级下调处理。11月7日,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公司接连下调多个国家的信用评级展望,印度位列其中,从"稳定"下调至"负面"。

机构下调评级,会影响外资对印度的投资信心,对当前的印度经济无疑雪上加霜。据悉,今年印度经济一路下滑,第二季度的GDP增长只有5%,为6年最低水平,因此印度似乎有意重返RCEP,以挽回国际投资者们的信心。

在国际机构下调机构后,印度的态度立马出现了反转。据日媒11月8日报道,印度表示,不加入RCEP,主要是因为没有看到"公平的结果",如果印度的利益能够被合理照顾,那么印度仍愿意考虑加入RCEP。随着明年初RCEP协议版本的即将出炉,留给印度考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精彩内容不够看,更多猛料等你赞!点击下方“了解更多”,轻松get最新最快最有趣的追踪报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1148584.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