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正史|吴起到底凭借什么让秦国虎狼之师龟缩函谷关30年

正史|吴起到底凭借什么让秦国虎狼之师龟缩函谷关30年

哈喽大家好我是夕峰,之前我们说过战国后期威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同时通过长平之战中秦军出色的表现的也领略到了秦国的强大,那么今天我们来聊聊战国前期的一位出色的军事家,当时的第一战神——吴起,他到底凭借什么能让一直以来有虎狼之师称号的秦军龟缩30年不敢出函谷关。

今天我们所要讲的主角吴起,可能有很多读者对于这个名字相对陌生,但是有了解过历史的朋友,可能为听过魏国一个强大的兵种——魏武卒,而这个魏武卒正正就是吴起亲自训练出来的。

变法强军,增强实力

历史上在战国时期很多国家都通过变法来让自己更加的强大,当然魏国也一样,在变法之后魏国的国力慢慢的强大了起来,魏文侯时期除了对内进行变法,对外更加是任用吴起训练新军为魏国开疆拓土。所以吴起就在魏国的军队中,挑选部分精锐的人选经过三年时间的训练,要求他们手拿长矛,腰上挂上佩剑,并且能够全副武装地长途奔袭到达战场后还能立即作战。(笔者认为有点像现在的特种兵啊)而这样的部队当时还有一个专属的称呼——魏武卒。

当时,吴起训练出了这样的精锐当然不是用来看的。他先后夺取了临近、原理、洛阴等多处县城,并且在这里建立了河西郡,吴起自己亲自担任郡守。相信大家可能在书本或者影视剧中都听过河西走廊这样的字眼,河西郡也正是这其中的一部分也就是关中平原的北部。而这个位置也比较有意思,这个地方有意思在它的位置正靠近秦国,那么魏国在这里布置重兵,就相当于把刀悬在了秦国的头上,作为秦国的国君肯定是不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初试锋芒,名扬天下

公元前409年,秦惠公亲自率领了全国青壮年组成的五十万大军向河西郡发起进攻。而吴起在得知秦国要派兵国里攻打之后,请求魏文侯让他带五万士兵出战,当然这不是普通的五万士兵,而是前面提到过的魏武卒。当时魏文侯允许了并且还派了五百战车和三千骑兵给吴起迎战秦国。在满打满算不到六万人的队伍去对战相当于自己十倍的兵力,如果是在今天可能大家不会奇怪,因为我们现在有各种的高科技武器打赢这样的战争是可能的,但是在冷兵器时代虽然以少胜多的事件不少也不是那么容易做到。

但是吴起做到了,首先吴起挑选了当时没有任何战功的五万士兵,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当时魏国采取的是军功制,如果因为打仗在战场立功可以得到良田和奴仆这样的奖励,而且战国事情为什么军事人才那么多可能就是因为这样的制度,而且当时最不缺的是什么?最不缺的就是打仗啊。所以当时被挑选的那些没有军功的士兵一听秦军要来个个都摩拳擦掌,就像饿狼见到绵羊一样,士气一下子就高涨起来只要赢了就能建功立业获得奖励。

而秦国这边因为自己十倍于对方的兵力显得骄傲自满,而且这五十万的士兵是临时由青壮年组建起来,即使秦军有优良的装备但是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双方一交手巨大的差距立即就体现出来了,一面是士气满满受过严格训练的魏军,一面是临时拼凑的秦军,结果可以预见魏军以压倒性的优势大败秦军,正如魏军想的一样,秦军在他们眼中就像绵羊,而吴起以五万步兵,五百战场和三千骑兵一举打破秦国五十万大军,这一战作为当时的特种部队魏武卒彻底地打出了威名,也因为这一战过后被称为虎狼之师的秦国30年不敢出函谷关。

在历史上以少胜多的例子很多,但是像吴起这样训练士兵的方式无疑是超前的,所以笔者想告诉大家天道酬勤,一切胜利的果实都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各位有什么不同见解或者想了解那一段历史的人物或者事件,欢迎在评论区告诉留言。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86040.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