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中国发行无评级美元主权债券后,事情有新展,美元不愿看的事或发生

中国发行无评级美元主权债券后,事情有新展,美元不愿看的事或发生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10月25日报道称,中国计划发行欧元计价债券,这将是中国15年以来(自2004年)首次发行欧元计价债券,中国为何现在要时隔15年后再次发行欧元计价债券?

这在美国彭博新闻社看来,目前,得益于欧洲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欧元债券的平均收益率仅为0.5%。中国由此可在欧洲市场上吸引到廉价借款,因为,从11月1日起欧洲央行将重启一揽子量化宽松(QE)措施。

该美媒进一步指出,中国成功地选择了吸引欧洲市场融资的时机,专家分析指出,尤其是此次发行欧元债券,更是表明中国与欧洲之间的经济和金融合作在加强,更可以说这也是一种象征意义,表明在美国滥用美元货币地位和美国经济优先的环境下,人民币将更加紧密地与欧元区往来。

紧接着,据中国央行官网10月25日消息,中国与欧洲中央银行日前也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450亿欧元,消息称,中欧续签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将对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扩大中欧间减少美元而使用本币发挥积极作用。

对此,一些与BWC中文网有联系的经济学家指出,这一欧元计价债券重启发行将使中国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展示出其金融实力,其收益率低于同期的美国国债,这表明投资者对中国金融稳健情况抱有信心。

事实上也是如此,市场的另一面,目前,有693家境外机构持有人民币债券,其中过半由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等国机构投资者设立,同时人民币现在也已成了大多数国家央行必配的资产了,彭博社对此分析称这种势头还会继续下去,特别在欧元区国家。

最新消显示,据路透10月28日援引两位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法国农业信贷银行拟于11月下旬在中国银行间债市发行20亿元人民币债券,期限三年,为欧洲金融机构在中国发行的首笔公募熊猫债,而在此之前,葡萄牙财政部在今年5月已经以4.09%的收益率发行20亿元人民币三年期债券,成为首个发行熊猫债的欧元区国家。

与此同时,除了德国、西班牙、比利时等多个欧洲国家央行已经把人民币纳入外储资产外,德国经济和人民币也形成了紧密的货币联系,据德国商业银行近日对该国企业2019 年使用人民币的调查结果表明,人民币对企业客户愈发重要,三分之二认为人民币与自身紧密相关,对美元的依赖越发感到不安。

现在中国是世界第三大债市,规模达到13万亿美元。近几个月以来,中国国债被纳入摩根大通和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债券指数,再加上政策性银行债券被纳入更多的国际化债券指数,预期此将吸引约12000亿美元资金在未来五年流入中国债市,因中国维持了人民币的高价值,也大幅提振海外投资机构加仓中国资产的信心,这些都意味着外资流入势头会加快。

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和中债登10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9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净买入1108亿元,环比大增59%,继7月后再破千亿元。与此同时,境外机构仅在中债登托管的债券规模就达到1.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09%。自此,外资连续10个月增持中国债券,继续创出新高。

市场观点认为,在当前主要经济体中,中国是为数不多的无风险债券收益率仍高于历史低位的国家之一,另外,受美债利率倒挂以及美国经济衰退预期影响,聪明的国际资本避险情绪升温,而此时人民币资产市场的估值优势得以显现,这是吸引外资的核心因素,这也意味着,包括人民币资产市场具备较强的吸引力,而随着外资兴趣进一步增强,也大幅提振海外投资机构加仓中国证券资产的信心,布局人民币资产市场趋势明显。

实际上,中国在去年发行的20亿美元主权债券,就被世界各大机构投资者抢购,纷纷寻求参与交易,甚至有机构提出要全包,可见受欢迎的程度,这就更进一步拓展了在目前国际市场流动性紧缩后,中国市场融资的全球投资者基础,在国际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此次美元债券成功发行,更进一步完善了中国主权外币债券的收益率曲线,并获得大规模的基石订单,总认购规模超过发行额的4倍(130亿美元)。

但最让人意外的是中国这次推出的债券没有评级,是无评级的债券,我们多次强调,亚洲地区发行美元计价的美元主权债的国家并不多,而且还没有哪个国家的美元债券,在没有美国三大评级机构评级的情况下能够成功发行的,因为全球投资者都要以标普、穆迪和惠誉的评级来决定投资策略,对此,更多的外媒和市场分析人士也认为,美元债券的成功发行主要将起到象征性作用,并建立其他借款方可以参考的利率基准,并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融资提供重要的定价参考。

对此,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认为,这是继续推进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并为国际投资者增加重要的投资和避险工具,分享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并有助于中国更深更好地提升金融开放水平。

对此,彭博社分析,现在中国国债顺风顺水,正是购买中国国债的最佳时机,中国债券或比美债更有吸引力,因为,买入中国债券的理由已经越来越多,分析师称中国债市将继续上涨,比如,目前,基准货币市场利率位于2015年以来最低点,中国央行在放宽货币政策,美国国债收益率远低于去年的高点,此外,还包括人民币在11月料将反弹,外国投资者再次抢购中国债券等。

所以,世界主要国家央行在管理外汇储备时,将目光投向了美元以外的货币,也就顺理成章了,特别在世界多国去美元化的背景下,我们注意到,近期,世界多个国家(俄罗斯、巴基斯坦、土耳其、巴拿马、格鲁吉亚、阿联酋、菲律宾等国)央行已经或将要开始发行人民币债券,增加人民币资产储备,开始在商品交易中摆脱或绕开美元,而选择人民币。

正因为如此,人民币成为了一种现实的选择,有分析认为,人民币已经成为了新兴市场的美元,因为在目前美元荒的背景下,性价比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持有人民币,具体的实现形式就是投资人民币债券。

而以上这些或也正是在美元信用出现衰败后不愿看到的事,比如,IMF在10月1日公布的最新报告就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说明,数据显示,美元在各国央行的储备份额已经跌至五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所占份额从2017年四季度的62.72%降至2019年6月的61%左右。(完)

BWC中文网原创作品,本文不得以任何形式摘编、转载或转化视频、音频等,违者必究。(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7626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