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育儿 > 孩子缺钙到底需不要去做微量元素检测?

孩子缺钙到底需不要去做微量元素检测?

现在很流行一个医疗名词“微量元素检测”很多家庭第一次养育宝宝,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怕孩子消化不好,会给些益生菌,担心孩子长的慢,又会给加一些钙剂,有的食欲差,往往坐立不安的不知所措,寻求各种办法。这些问题估计每天都缠绕在宝宝爸妈的头上。那到底什么情况下判断宝宝缺钙?缺钙需不需要去做微量元素检测呢?

首先我们先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给孩子补钙

缺钙的症状

  1. 烦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很容易惊醒。
  2. 出汗比较多,即使天气不是很热也不容易出汗。
  3. 枕部脱发圈,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4. 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
  5. 卤门闭合迟,肌无力。
  6. 神情呆滞表情少。动作和语言都比同段的孩子落后。
  7. 前额高突形成方颅。
  8. 厌食偏食也与缺钙有关。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导致食欲不振。智力低下。免疫功能下降。
  9. 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常见于头顶。颜面,耳后。伴有哭闹不安。诊后及背部多流汗。
  10. 缺钙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鸡胸驼背,出现O型腿等等。需要特别注意。

血钙的来源

当食物中的尬钙进入人的胃。会在胃酸的作用下变成钙离子。钙离子尤为进入肠道后很大一部,很大一部分都在十二指肠被吸收,变成了血钙。

钙能这么简单的就被吸收到血液里吗?答案是不能的。是需要穿过肠道的肠粘膜细胞的。那怎么穿过呢?此时维生素d就出现了。他会打开肠黏膜上的钙离子通道,让许多钙离子通过细胞膜进入到血液内。最终形成了血钙,还有一部分没有吸收的钙就跟随粪便排出了体外。

那么血钙的作用是什么?

他对肌肉调节和神经的正常活动、凝血过程、调节肠道菌群发挥着重要作用。血钙的浓度也要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

骨骼中的钙从何而来

刚体内的血钙过量时多出的那一部分就会到骨骼中,形成骨钙。那么血钙很能容易成为骨钙吗?答案也是不可能。这个过程需要一个重要的元素,维生素k2。

维生素k2能让血钙沉积到骨骼中,当血钙过少时,骨骼里的钙会溶解变成血钙,保证血液钙离子浓度的稳定,这就意味着,当孩子缺钙到时候,为什么微量元素检测值仍然是标准值。

正确补钙方式

1.选对食补食物

无论是钙的含量还是钙的被吸收率,奶类是最佳来源,母乳最优,其次是配方奶,再后是鲜奶。除了奶类,鱼、蛋、豆类、绿叶蔬菜等也值得推荐。

食补材料

乳类与乳制品、豆类与豆制品。

海产品:鲫鱼、鲤鱼、鲢鱼、泥鳅、虾、虾米、虾皮、螃蟹、海带、紫菜、蛤蜊、海参、田螺等。

肉类与禽蛋:羊肉、猪脑、鸡肉、鸡蛋、鸭蛋、鹌鹑蛋、松花蛋、猪肉松等。

蔬菜类:芹菜、油菜、胡萝卜、萝卜缨、芝麻、香菜、雪里蕻、黑木耳、蘑菇等。

水果与干果类:柠檬、枇杷、苹果、黑枣、杏脯、橘饼、桃脯、杏仁、山楂、葡萄干、胡桃、西瓜子、南瓜子、桑椹干、花生、莲子等。

2.补钙剂量要适当

专家认为,不同的钙制剂其钙的含量不同,服用时应根据具体补充的钙制剂特点适当使用。

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因年龄的不同而各异,1岁以内的小儿每日需要0.5g左右,而13岁以上则需要1.2g,这里所指的是钙元素的量,而不是钙片的量。应将钙制剂中的含钙元素的量核算出来,结合已能从食物中摄取的钙量,决定服钙制剂的量。

下面是有关专家对各种钙制剂的比较:

葡萄糖酸钙,每片(0.5克)含钙元素22.24毫克,体内吸收较好,小儿吃起来不太困难。

乳酸钙,每片(0.5克)含钙元素65毫克,氯化钙每片(0.5克)含钙元素(80毫克)。虽然钙含量较高,但不易溶解,(多不为小儿接受)。

3.牛奶+钙片+户外运动

对于3~7岁的儿童来说,由于他们的消化肠道刚刚脱离婴幼儿时期的发展期,对于食物的吸收尚未功能完整,所以仍然很娇嫩,对于像钙片这种营养补充品的吸收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一般营养学家多建议儿童以牛奶来当作最佳的钙质补充来源,因为牛奶易于消化吸收,且富含钙质,并含多种蛋白质,矿物质与维生素等营养,但是面临的问题是许多儿童并不喜欢喝牛奶,或是喜欢喝加味的调味奶,以增加喝牛奶的适口性与口感接受度,但如此一来又摄入多余的糖类,而会担心有儿童肥胖的问题发生,另一方面,许多东方儿童有乳糖耐受症的体质,喝牛奶(尤其是营养保存较佳的鲜奶)会发生腹泻,因而对于喝牛奶这件事永远裹足不前。而且,有的父母把钙片碾碎后混在牛奶或食物里喂宝宝,其实这是不科学的做法。因为混在食物中的钙片宝宝只能吸收20%,其余的钙经过消化后会排出体外。而且,奶和钙很容易结合形成凝块,不仅钙不易被吸收,乳汁也不容易被消化。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喂奶后1-2小时,宝宝胃内的食物大部分被排空后再服钙片。

4.摄入维生素D

俗话说:一个朋友三个帮。钙也是这样,当它随食物被宝宝吃进以后,尚需要多种因素来促进机体对其的吸收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如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等。营养专家们把维生素的来源分为3部分:食品、阳光和维生素片。研究发现,最受欢迎的方式是通过食物吸收维生素D。

5.抓住补钙的最佳时间

一般来说,任何时候都可以服用钙片,但人体每次摄入钙低于或等于50毫克时,钙的吸收率最高,所以给宝宝服钙片时,尽可能延长每次补钙的时间,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以达到最好的吸收效果。

专家建议,碳酸钙的最佳服用时间是饭后半小时。因为此时服用钙制剂,吸收率最高,利用率最好,能充分发挥钙剂的各种效能。而各种研究也表明,进餐时胃分泌较多的胃酸,有利于补钙剂的吸收率达到最高点

总结: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孩子缺钙,反而去医院做微量元素检测,或者孕婴店做一些没有被认证过检测仪检测,这样其实并没有得到真实的结果。针对孩子一些症状,可以适当补钙,保证适量的维生素D的吸收,从而促进钙离子吸收,日常注意饮食的合理安排,避免挑食、厌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92909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