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食 > 宋代美食:东坡肉

宋代美食:东坡肉

猪肉因其价廉物美,在宋代深受平民百姓的喜爱。其菜肴有烧肉、煎肉、煎肝、冻肉、杂熬蹄爪事件、红白熬肉等数十种。猪内脏的烹制方法也较多,仅猪腰子一项就有焙腰子、盐酒腰子、脂蒸腰子、酿腰子、荔枝腰子、腰子假炒肺等许多品目。东坡肉相传为苏轼创制。据文献记载,苏轼性嗜猪肉,贬至僻陋之地黄州做官时,因这里猪、牛、獐、鹿遍地都是,非常普遍,不值钱;鱼蟹、稻米、薪炭同样不值钱,价贱,因此惊喜不已,天天以猪肉为肴。

在食肉的过程中,他逐渐掌握了烧肉的经验,即“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被四川人称为“东坡烧肉十三字诀”。

至今黄州民间还流传着苏轼的《猪肉颂》:“净洗锅,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它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苏轼文集》卷20)元祐四年(1089),苏轼又至杭州任职,组织民工疏浚西湖。工程完成后,他如法烹制猪肉来慰劳民工,大家食后,感到此肉酥香味美、肥而不腻,遂尊称为“东坡肉”。从此以后,“东坡肉”成为杭州的一大名菜。

具体做法:

食材:猪五花肋肉800克、葱适量、姜两块、酱油一勺、料酒三勺、冰糖适量。 首先将肉下冷水锅煮沸8分钟,然后将煮过的肉块切成方块。 在锅中铺一层厚厚的葱,防止肉粘锅,然后把肉放在葱上,在肉上放上姜片,再铺一层葱,然后放一勺酱油,两勺料酒,一点冰糖,加入开水没过猪肉,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两个半小时,然后把葱姜取出,大火收汁使猪肉最后上色,将猪肉装入砂锅,上锅蒸30分钟即可食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89317.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