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一件战场以外的事情,早就决定了,诸葛亮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一件战场以外的事情,早就决定了,诸葛亮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从正史角度看,司马懿的“武功”绝对在诸葛亮之上。抛开双方交战的战略战术不说,在战场之外,司马懿高度重视一件事,早已甩开了和诸葛亮的差距。

建设军屯,重视军粮生产

本来,曹魏的关西前线也是粮食紧缺,需要从曹魏内地长途转运,耗费甚多。司马懿接管西线指挥权后(230年),立即大规模部署军屯。《晋书·食货志》称:“宣帝(司马懿)表徙冀州农夫五千人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盐池,以益军实。”

缺粮边疆反成了富粮地区

除了军屯以外,司马懿还积极兴修水利,233年,“开成国渠,自陈仓至槐里筑临晋陂,引汧洛溉舄卤之地三千余顷”,大大提高了关西军屯的粮食产量。

236年,关东饥馑,司马懿调运五百万斛粟输京师洛阳,以资救济。可见当时他在关中储积有大量粮食。

听从邓艾建议,大力发展淮南军屯

241年,司马懿主持对吴作战时,接受邓艾的建议,在淮南、淮北大力发展军屯。

邓艾的建议是,淮北安排军屯两万人,淮南安排军屯三万人,十分之二的人轮休,这样就能常年保持四万人,“且田且守”,估计每年可以完成粮食积累五百万斛。“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从此对吴作战,将无往而不利。

诸葛亮临终前才建设军屯,为时晚矣

诸葛亮好几次北伐,都因为军粮不继,被迫撤兵。诸葛亮始终也没有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234年,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才考虑在五丈原建设军屯,和司马懿打消耗战,但为时晚矣。

一斗书生曰:

战争,不仅是战场上的较量,更是两方综合实力的较量。司马懿重视军屯建设,着眼于战场之外,来谋划战争的胜负,说明司马懿有更高的视野格局。

军屯发展,使得曹魏和蜀汉、东吴的实力差距越拉越开,最后的胜利,必然属于司马家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886455.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