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董卓和马腾率领的西凉军,有什么不同吗?为何后期就不怎么出现了

董卓和马腾率领的西凉军,有什么不同吗?为何后期就不怎么出现了

凉州位于东汉西北边陲,所以又称为西凉,我们读《三国演义》会看到两支来自西凉的军队,第一支是董卓的西凉军,搞得天怒人怨,算是为了大汉送了终。还有一支是马超率领的西凉军,为了替父报仇进军长安,后来被曹操击退。从部队的战斗力来说,西凉军以骑兵为主,战斗力在当时是很强的,反董联军人数完全占优,但是彪悍程度远远不及,所以正面冲突没占什么上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徐荣就能杀得曹操、孙坚落荒而逃,足以说明问题;而之后曹操面对面打马超也很费劲,用了不少智谋才取得了胜利。

那这两支《三国演义》中出现过的西凉军,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吗?为何到后期就没怎么出现了呢?

凉州

东汉中期,羌人开始一系列的叛乱,主要就是在凉州附近。凉州是丝绸之路的离开大汉疆土前的最后一站,这里的叛乱对于朝廷的统治是很不利的,于是就进行了残酷的镇压。董卓的崛起就是在这个时期,167年开始,他在护匈奴中郎将张奂手下听命做事,累功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朝廷下令各州府自行武装镇压,此时凉州的羌人乘机再次叛乱,已经焦头烂额的朝廷无力靠自己的军队完成平叛,于是雇佣了一批羌人和小月氏人组成的军队前去,不料这支部队竟然阵前哗变,和叛军合兵一处,迅速控制了凉州的西北部。

紧接着叛军攻陷金城,之后西凉军的重要人物韩遂被俘后被叛军说动参加了叛乱,朝廷的部队更加不是对手。185年,在凉州的叛军数量达到数万人,而黄巾之乱此时已经被扑灭,朝廷终于腾出手来解决西陲的事务了。这次他们派出了皇埔嵩镇压凉州的叛乱,但是面对熟悉当地情况的叛军,皇埔嵩却并没有占得优势。朝廷又换帅张温,这次董卓终于等来再次登场的机会,任破虏将军,协助张温平叛,无奈张温不擅于行军作战,指挥失误,官军再次败北,唯有董卓临危不乱跳出重围,使自己的军事实力没有受到什么损失。

董卓

187年凉州叛军内部出现内乱,朝廷新任命的凉州刺史耿鄙认为可以从中获利,试图通过武力重整凉州政务,恢复中央行政。没想到最后的结果竟然是被自己的下属兵变所杀。在这次兵变中,另外一位日后西凉军的重要人物马腾,率领一部分耿鄙的部队投靠了韩遂,因为曾经为官的经历,两人都不愿意高调造反,所以推选了当地的羌人王国担任主帅。而此时凉州已经没有什么朝廷的军队了。叛军统治了凉州的全境,兵锋直指长安附近。

189年,两支西凉军的三位重要人物终于在陈仓保卫战不期而遇。此战,皇埔嵩再次应招出征,皇埔嵩的战术就是死守陈仓不出,等待叛军疲惫,然后乘机出击一战定胜负,双方相持80余天,皇埔嵩战术奏效,叛军撤退时被一路追击,被斩首万余,此役董卓追随皇埔嵩,也尽得功勋。而韩遂和马腾败走百里,已经身心俱疲的两人决定分家,首先废黜了王国这个傀儡,然后韩遂以金城为中西、马腾以渭谷为中心各自发展根据地。

马腾

故事如果继续发展下去,马韩两人估计是难逃兵败身死的命运的。没想到的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汉灵帝驾崩,何进召董卓进京勤王,结果没等到董卓进京的何进自己被宦官所杀,洛阳城内乱作一团,董卓趁虚而入,控制朝廷,大权独揽,开始属于自己的黑暗统治。

紧接着,反董联军组成,为了免于两头作战,董卓对于凉州叛军进行了招抚,凉州叛军此后一直未与董卓的军队作战。到192年,董卓被王允设计杀死,其部下李傕、郭汜夺取政权,为了进一步稳住凉州,还让汉献帝下旨任命韩遂、马腾为镇西将军、征西将军,至此,官方承认了叛军的合法地位,两位西凉军首领成功洗白!

马超

所以,这两支西凉军都是正经的朝廷军队,都是存在的。只不过不仅相互间有过交集,而且还平行存在了一段时间。至于西凉第一猛将马超,只不过是其父传说的一种延续罢了

那后期三国,似乎就没了西凉军这回事儿了,其实也不尽然。我们知道灭蜀名将邓艾率领的叫陇上兵团,这个部队系统其实就是西凉军的后继。还有蜀国后期的主帅姜维,此人出生于天水,照道理也应该属于西凉军血统,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

如果喜欢我记得关注我!

本文插图来自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本文链接是我撰写的一篇关于三国时期摸金校尉的短文,也希望大家喜欢!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4818.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