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 > 孙策为啥把江东不给儿子孙绍?反而给弟弟孙权继承,孙绍命运如何

孙策为啥把江东不给儿子孙绍?反而给弟弟孙权继承,孙绍命运如何

文:文史大师傅【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点赞关注】

常言道“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一句话是对孙权极大地肯定和赞美,当年孙策去世,将自己的位置传给了弟弟孙权,而孙权后来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是没有辜负孙策的期望,与曹操刘备两大势力并起。

然而孙策有一个儿子名叫孙绍,为什么当时孙策没有把位置传给他而是传给了弟弟孙权呢?

当年刘备临死前白帝城托孤,把诸葛亮叫到跟前,和他说:“我的儿子没什么才能,这个王位你也可以自己拿走。”当然诸葛亮作为一个千古第一大忠臣后来也并没有真的拿走蜀国的王位,而是尽心尽力的辅佐刘禅,刘备临终的这句话让当时的他感动不已。

相对于刘备孙策当时的做法实在是让人想不通,可以说太过大方了。但是按照当时的形势来说,孙策选自己的弟弟孙权来接替自己的位置是非常英明的决策了。

首先孙权的聪明才干和勇猛机智是出了名的,年纪轻轻就拥有帝王的资质。

在当时,孙策也是一个很有实力的将领。他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就将江东地区划入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在三国时期,群雄乱起的年代,势力的更新换代速度非常之快。孙策在这混乱的年代依旧站稳了脚跟,可以说非常的强大。

然而天妒英才,孙策去世的时候年仅二十六岁,这时候他的长子孙绍才仅仅十二岁,而孙策已经十九岁了,是一位弱冠之年的男子汉了。而自古以来只要兄长的名声太高就会盖过其他的兄弟姐妹,而年少的孙权在孙策的光辉下不但没有隐没反而名声在外,可以看出孙权是一个很了不起的青年才俊。

当时孙策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面都不会避讳孙权,因为孙权有时候提出的一些做法很高明。经常让孙策都自叹不如。就连自己私下请客的时候,在宴会上也经常和来客夸耀自己的弟弟。

在当时孙策的权力太过庞大,是朝的讨逆将军、会稽太守、吴侯。他也许可以把权力传给自己的儿子,但是无奈孙绍太过年幼,无法把控这个位置的权力,震住手底下那么多的猛将。

而且就连后来孙权接替了孙策的位置,就算在周瑜张绍等人的帮助下,在当时想要管理住手底下的这些人也是十分困难的。孙策一死,当时的局势十分的混乱,泸州太守想要反叛,东吴宗室也企图谋反,有虎视眈眈的山越数万人,另一边庐陵太守又在一边通敌曹操。

于是孙权一不做二不休,这边率兵打下了泸州太守并且将其收复成为自己的部下,随后又灭掉山越六千人,接着又招纳贤人。经过这一番折腾,江南这边的局势才算稳定下来。连孙权这样的人都无法轻松的平定局势,更何况是年幼的孙绍呢?

再说孙策这个人本来一开始就打着为父报仇的愿望开始打天下,他的本意就是想要孙家光宗耀祖,而并非是出于一种自私的想法,所以这个位置对于他来说反而更愿意传给有实力的弟弟,而并非年幼的儿子。

当时孙策举家迁到江都,得到了名士张纮的支持,为的就是干出一番事业。当时孙策临终之前看出天下大乱,觉得应该坐山观虎斗,但是他知道如果想要平定天下自己或许比孙权有优势,但是如果想要保住江东,孙权比自己更加厉害,根据他的嘱托,他更加希望孙权能保住自己的基业,所以传位给孙权完全是出自自己的志向。

另外,在当时朝中的大臣们也十分赞同孙权继位。要知道,年少的掌权者一旦继位最后肯定是成为傀儡,在三国乱世,那些文臣武将都希望自己可以遇到一个好的追随者,而这个追随者肯定不是年少的孙绍,而是更加有实力的孙权。如果因为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会导致江东势力崩乱,那还不如传位给自己的弟弟孙权。

历史上关于孙绍的记录很少,也就是记载他被封为吴候后来又被封为上虞候,一生享受锦衣玉食,但是手底下没有兵权,只不过是个莫须有的官职。就算孙绍在长大后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兵权也是痴人说梦,暂且不知道孙绍是否传承了自己父亲的才华胆识,就现在叔叔孙权当政压他一头的情况来看,想要建功立业无疑是痴人说梦。

可以说他父亲孙策这个做法很巧妙的保住了江东的江山也保住了孙绍本人,但是也堵住了孙绍的发展之路。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67646.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