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生 > “秋痒”怎么办

“秋痒”怎么办


秋分一过,早晚温差增大、空气干燥,

人的皮肤也容易出现过敏、瘙痒等问题。

瘙痒虽不是什么大病,

可痒起来实在令人心烦

严重的还会影响人们的休息和睡眠。


外表浑身难受坐立难安的你

其实内心已经痒到崩溃的你


那秋季哪些皮肤疾病高发?

日常又该如何预防?



皮肤瘙痒


秋季气候干燥,气温降低使人体皮肤及皮下血管收缩,皮脂腺、汗腺的分泌与排泄也随之降低,空气干燥使皮肤缺少水分,表皮变得薄而脆,容易引起皮肤瘙痒。普通型皮肤瘙痒一般是皮肤太干燥造成的,过敏型皮肤瘙痒一般是致敏物质引起的皮肤瘙痒,表现则为皮肤瘙痒、起风疹块、眼皮肿胀,并伴有皮肤脱屑等症。

1



荨麻疹


“秋荨”是秋季皮肤病中的一种高发病。荨麻疹俗称“风团”“风疹块”,是一种常见而病因较为复杂的皮肤血管反应性过敏性皮肤病。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其过敏源既可来自体内,也可来自外部。在诸多外部原因中,寒冷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所以荨麻疹的俗称多与“风”有关。

1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秋季最易流行的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多发于免疫力低下的群体,以中老年居多,每逢季节更替、天气忽冷忽热时,就会发病。发病时,会呈现成簇的水疱,而且神经疼痛明显。年龄越大,疼痛越剧烈。

1



银屑病


秋冬季节,正是银屑病的高发季节。银屑病也叫牛皮癣,是一种没有传染性的皮肤病。该病往往冬天加重夏天减轻,进入秋季后,天气转凉,该病病情常常会逐渐加重。截至目前,银屑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可以肯定的是,银屑病是基因调控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



风疹和麻疹


风疹和麻疹是呼吸道传染的皮肤病,秋冬为高发季节,传染性极强,多见于儿童。患者应在家或送医院隔离治疗,但患者不宜直接吹风或过分闷热。应卧床休息至体温正常、皮疹消退。口腔、鼻、眼及皮肤应保持清洁,多喝温开水或果汁补充水分,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清淡为好,有并发症要到医院治疗。



4招教你摆脱皮肤问题



1、正确洗澡。秋冬季节因为洗澡过勤或者水温不对,会造成皮肤瘙痒。洗澡时,水温应在40—50摄氏度,比体温略高,不感觉烫。水太烫会破坏皮脂膜,造成皮肤微小的损伤,加重瘙痒。洗澡时间不宜太长,最好不超30分钟。浴后一定要在皮肤没干透时擦乳液。





2、补水保湿。皮肤干燥瘙痒者,日常要做好预防性补水。天气寒冷,多数人户外活动减少,不少人不到口渴都不爱喝水,这种习惯要及时纠正。除了喝水,皮肤比较干燥的人还可适当做点针对性的保湿护理,干燥部位每天可多涂一两次保湿润肤液。


3、吃芝麻润肤防燥。进入秋季,人体皮肤易干燥,而芝麻有滋润皮肤的特点。芝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和磷等微量元素,尤以铁的含量最高。芝麻中的脂肪大多为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4、养肺健肺。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的一些问题是由肺来主控的。秋天宜多喝粥、豆浆,多吃萝卜、莲藕、荸荠、梨、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此外,注意多运动,适当的体育锻炼可改善呼吸功能,增强肺心血液循环,增强肺心功能。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679011.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