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快要到了,八天的长假期,大家想好去哪儿玩了吗?如果你还没想好去哪儿玩,我有个宝藏城市想要推荐给你。
它是我最爱的那种复古影调,红砖的质地,南洋的情愫。老得看见时间的年轮,旧得看见风雨的沉淀。
路边满眼都是蓬勃生长的植物,高饱和度的红色绿色蓝色乍现眼前,让人有了逛遍角角落落的好奇心。
百香果藤蔓攀附在发廊门口的电线杆上,结出油亮的绿色果子。不知名的植物在各种缝隙里挤出脑袋,店铺大多开在巷弄里,大马路反倒没有直接的新鲜感。
它是泉州,一座漂漂亮亮的城市,而且足够好吃,二度登上舌尖。
食材丰富、鱼肥肉香、清淡鲜美。当地人爱吃也很挑,能挺到最后的基本都是有两把刷子的老店,所以很难踩雷。
文化的富饶,审美的富饶。有得逛,有得吃,旅行起来,十分劳逸结合。
奉上一份诚意满满的逛吃攻略,这个国庆,一起出发去泉州吧~
泉州小吃
01
曾氏老记面线糊
我想在杭州吃到西安的油泼面、广州的肠粉、成都的红油抄手都不是难事,但这个泉州的面线糊却是从来没有吃到过的。
第一次吃,实际口感和想象的很不一样。面线非常滑溜,若有似无,接近豆腐的质地,但一大锅这么煮着,纹丝分别,一点也不糊烂。
汤水之中加过红薯粉,有了一定稠厚度。舀出的面线糊淋上用于调味的鲜汁和胡椒粉,什么料都没加的一碗底色也有着海的香与鲜。
面线糊的加料是很丰富的,煎蛋炒蛋,腐皮油条,虾仁蟹肉贝肉,猪血大肠……在窗口整齐排列着。
选择好的加料会被切成小块放在碗底,热烫的面线糊一浇,温度就瞬间穿透了。
泉州家常的醋肉,是我最惦记的一味。放入面线糊中,原本的滋味没有被冲淡,反而表面多裹了一层不一样的味道。
蚝肉、炒蛋、油条都是加分项。温馨提示:不建议贪心放太多料,留几勺给面线糊原本水淋淋的味道。
02
老字号肉燕汤
木偶戏开场前,饿得前胸贴后背,就近找了家小吃店垫肚子,没想到很好吃哎!
店里卖的东西很简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饿,每一样都觉得难忘。
肉燕皮弹滑有嚼劲,有肉的余韵在,面质感微弱,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张更薄透的鱼皮,吸溜在唇齿间。肉馅有两种口感,紧实的肉泥混着颗粒的猪肉,汁水和油脂都很丰富。
阿姨一直在店里包肉燕,生肉燕可以直接按盒卖带走。
碎肉汤里料也加得实在,从猪骨上剔下的筋肉,浸润在时间熬煮下的骨汤中。对于肉食者来说,这样的汤吃起来太爽快了。
花生酱拌面因为加了很多豆芽,吃起来不觉得腻。
03
谢记牛肉馆
泉州有很多牛排馆,这里的牛排可不是以往西餐厅里的牛排,而是更接地气的牛排骨。
带点筋骨,卤至酥软,肉感和纤维感分明,吃的是卤汁的酱香味。
牛排是暗藏了许多人生体悟的大叔样,牛肉羹则是娇嫩憧憬的少女样。
但无论大叔还是少女,都离不开这样一碗妥帖的善于吸纳的咸饭。
04
美好生活沙茶面
11点刚开业,不出几分钟就已经坐满人了。不大的店里,座位寥寥,来了免不了排队,冷气也不给力,但就是有这样的魔力,吸引一波波人绕过小巷而来。
店主张罗着点单收银,父母是印尼华侨,父亲炒着沙茶酱,母亲帮着打下手。一家三口不慌不忙。
沙茶面香而有味,但不浓厚,因此呷几口汤水正好。一碗沙茶素面,加料随心,吸足汤汁的大片豆皮,在口中一阵缱绻。
比起招牌的沙茶面,印尼炒面更是我的心头爱。
开胃的蒜香交融着沙茶酱,面条挂足了酱汁,香肠片是台式的油润甜滋滋。
05
圆宝台湾小吃
卤味炸得干香,表面结出一层脆皮。鸭头很快卖完了,不过有鸭脖和鸡翅一样满足。
香菇肉羹放了青菜、木耳丝、蛋花,勾着点芡,鲜而润滑,吃着实在欣喜。
煎蚵饼和蚵仔煎很不一样。用蛋液将蚝肉全然包裹,煎出一点焦边,蛋香愈加。
看似平平的米粉,油给得克制,却分明筋道;配菜放得狠心,吃着尤为清爽。
06
铁霞烧烤
泉州的味道是离不开花生酱的,一把泉州烧烤靠晶亮的花生酱入魂。
铁霞烧烤的名气不如泉州鸡腿怣,但胜在人少不等位。提前打个预防针,吃惯了麻辣鲜香的朋友,可能会对花生酱烧烤水土不服。
这个霸气外露的店面就是泉州鸡腿怣了。店里最不缺的就是开店十四年来,老板和各种顾客的合照。
他家是花生酱烧烤的首创,生意火爆是必然的。但因为点单后,等了一个小时还没上菜,我转身去了附近的铁霞烧烤。想吃到这家,没点耐心是不行的。
07
东来菜头酸
连刀未断的两片腌萝卜片夹上白糖花生碎,爽脆中的颗粒感很妙,不黑暗,让人印象深刻。
腌萝卜和腌杨桃,乃至腌制的萝卜水、杨桃水都可以单买。
来到福建地区,土笋冻也一定要尝尝的。有了蒜、酱油、芥末的加持,就像在品尝一道日料~
铁霞烧烤和东来菜头酸所在的金鱼巷,现在已经发展成文创一条街,其间不乏小资咖啡店和甜品店。
泉州城内不大,适合用脚步丈量。
08
小安记古早味手工麻糍
小安记售卖手工麻糍,有花生馅、芒果、黑芝麻、抹茶等口味。独创的热Q冷冰,可以列为此次泉州之行甜品最佳!
碗底埋入西米、芋头,沙冰淋上黑糖酱,摆上麻糍、花生碎、芝麻。
12块一碗,诚意满满。吃得干干净净来表达美味程度!
09
吴氏手工麻糍
另一家麻糍出名的店,西街上的人气老店。
泉州的古早味麻糍,里面包入了脆脆,外面裹上了花生粉,阿姨们现包现卖。
10
庄阿姨芋头饼
每天下午4点半营业的庄阿姨,实在太火爆了呀!开门半小时,已经售磬了。有甜咸两味可选,甜味的更喜人(好不容易买到了2枚)。
11
爱啊石花膏
石花膏打底,任选3样料,堂食一碗7元。
加料区也很丰富,糯糯的芋头、QQ的芋圆、绵绵的豆子,还有银耳仙草西瓜杨梅之类。
12
建来发饭店
因为2个人出行,一路被小吃喂饱,食量有限,去饭馆吃正餐的机会并不多。
建来发是本地食客很爱的一家老馆子。招牌的盐烧鸭很好吃,鸭油被充分激发出,鸭皮变得薄透,鸭肉软烂。调味简单,就是特别纯粹的肉香。
外皮金黄,带着淡淡酸香的醋肉,刚出炉的几分钟内,口感是最好的。
前面在别的小吃店吃到了非常难吃的蚵仔煎,还好这家的出品没让人失望。
想吃吃泉州家常菜式的,安排上:
泉州咖啡店
01
巴浪鱼咖啡馆
来泉州前,每个朋友给的推荐清单里都有「巴浪鱼」,说它是Top1地位的,一点都不过分。
整个空间叫「赤子」,一楼是服装买手店,二楼是精品咖啡店,还兼有理发、展览、阅读等功能。总之,一切都文艺得要死。
去的时候是晚上,店主阿梅和三爷正在一楼吃晚饭。晚上的巴浪鱼安静可亲,焕发着不一样的好看。
巴浪鱼公众号的介绍写着:“立足世界,放眼泉州“,用世界性的咖啡和三线城市外的视角来构建我们的咖啡馆。
过去几年,他们带着咖啡,流动于泉州的乡镇、宫庙;为街坊四邻拍下照片办摄影展;用文字记录泉州街头巷陌的故事……做了很多有趣的事,让这个空间拥有了让人娓娓道来的温情。
三爷写在店庆:
赤子在承天巷五年了,这个巷子所拥有的谈得上的变化都在这两年里发生。巷子里的小店开始多了起来;交警开始会进巷子里贴单了;阿诗家的油条店从我们对面搬到了承天巷83号,使我们取油条的时间多出了一分钟,阿诗妈妈钻研出了蒜蓉枝的咸甜口味还顺便把保质期延长了些,我们经常一周或十天才碰见阿诗一次,因为她上了幼儿园上了培训班;对面的邻居叔叔开始潜心园艺,每天准时出现在阳台上摆弄他的爱好;我们去年酿的几款果酒还不错喝,有在菜单上可以点……大体上就是如此,琐碎的日子拼凑而成,这一年的夏至又到来了。
闽南人民爱喝的石花膏小甜品被做进了拿铁、凛冽的金门高粱酒也碰撞了牛奶咖啡、用阿诗家的现炸油条组合了Local版的阿芙佳朵……
夜晚的时候,可以大胆尝试一杯加入了45度波本威士忌的泉州布鲁斯。
02
十二味庭院咖啡馆
十二味所在的地方叫做「华侨新村」,这一带融合了闽南的红砖墙和南洋的建筑风格。
原本是一幢有着60多年历史的老洋房,经过修缮后有了如今的样子。陈列着店主经年累月的个人收藏:老式相机、留声机、邮票、唱片……
为了尽可能保留建筑原有的风格,没有用力地爆改。房间不打通,装修各不相同,座位设在房间内。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房间,可以独享私密。
翻了微博才知道,原来杭州最近新开的崖空间,正是十二味主理人经营的另一份事业。
罐子里的梅子露冷萃,大概就是夏日最沁人的味道吧。
03
Outdoor coffee
Outdoor所处的1915艺术空间,是一座隐于西街的别院。在1912年由菲律宾华侨宋文圃购买,在1915完成完成改建。建筑面积近千平,有大小房间40间。
曾经的宋宅,在百年间沧桑不断:被当成马槽使用过、租借给工厂当作厂房、被利用成为仓库。现在通过「以旧修旧」,还原了一百年前的样貌。
伤痕斑驳的砖木结构,现在二楼是是艺术家的工作室,一楼举办展览。
Outdoor就位于洋房的一侧,在植物的掩映下,真实地感受泉州日间的明媚。
它是三姐妹的作品,甜品咖啡各自分工,她们还有一家开在金鱼巷里的OH KAFE。
热情的店主小葵,同我们分享了其他泉州好咖啡店,还赠送了自家的挂耳包。可爱的贝贝南瓜咸蛋黄芝士,五星推荐哦。
04
造咖
造咖的旁边是庄阿姨芋头饼,庄阿姨每天4点半开始营业,卖完就关店。我们去的时候才5点,就接近售磬了,好不容易买到了2个。
店主是有着十多年从业经验的咖啡师,曾赴日本学习手冲。
咖啡机冲煮把手改造的门把手、缝纫机改造的咖啡桌、二八杠自行车、花砖花布搪瓷杯……各种老物件,既日式又闽南的怀旧调。
我喝了一支很特别的豆子,浓郁的迷迭香气,还夹杂着薄荷和尤加利的清凉感。手冲贴心附上了风味介绍,还有试饮杯和咖啡豆粉,以便更好地感受。
泉州体验
01
泉州东菜市场
和当地人唠嗑时,得知了这个菜市场。上午去,能遇上不少野生户外摊位(阿姨们看到我在拍照,都十分惶恐,生怕我是留下证据举报她们)。
熟食店的炸物:
着重推荐这家店,品类丰富又好吃。
离开前采购了香肠丸子,回家冻在冰箱里。香肠是真的香,丸子也是真材实料。
街边现开着生蚝,海边的渔民带着自家的干货推车来售卖。买了品相不错的干贝、海米,满满2袋100块。
路边会经常遇到这样的芒果摊,将小芒果去皮,去核切成两半,装盒卖。
还买了一种粉糯栗子香的白皮薯:
菜市场周边,也不乏商贩。嗅觉食材的味道,会带你去往深处。
02
开元寺
从唐朝面世,历经数代,沧桑中带着庄严。
绿树粉墙,斑驳的石塔,千年的菩提,丰盈的果树。古木深深,光影交错。
03
泉州嘉礼馆
丝毫不觉沉闷的木偶戏演出,富有感染力的钟馗醉酒、技艺精湛的小沙弥、连环变装的忆青春、指上细节诸多的若兰行花旦。四场折子戏,场场精彩。
04
梨园古典剧院
下午看了木偶戏意犹未尽,晚上想体验一番梨园戏。但欣赏梨园戏有一定门槛,容易中途离场……
泉州的美好不止于此,远处的山、海、岛,还没来得及去看。
带着计划,我们下次泉州见。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