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 > 北京一城中村,靠英国人修建的“洋桥”生活,过道狭窄仅一人通行

北京一城中村,靠英国人修建的“洋桥”生活,过道狭窄仅一人通行

文/向导(欢迎个人转载与分享)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都不及回家的那条路

一说起北京,很多人都会想到一些著名的名胜古迹,以及车水马楼的都市景象。但是在发达的北京却存在一些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这一面有些人也许一辈子都看不到,更经历不到。还有一些人却很了解,因为他们就是从这一面走出来的。今天我们跟大家聊一聊北京城中村的一面。

在北京共存在着200多个城中村,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村子,就是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路的洋桥村。要说起这个村子里的历史就得从“洋桥”这两个字说起。以前在北京西南方向盖了一座火车总站,名叫马家堡火车站。

这个站也是北京最早的火车总站,而且这个火车站也是北京第一个客货两运的火车站。很多人运货、外出都选择来到这个火车站,但是当时马家堡火车站建立的位置较偏僻,很多人来往都不太方便。于是在1898年由英国人在距离火车站一公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混泥土钢筋结构桥,本地人一看是洋人建的,索性就叫这座桥为“洋桥”。渐渐的人们来往方便,在洋桥附近也住下了一些居民,自然而然的就组合成一个村子,因为紧挨着洋桥,所以这个村子也被叫做洋桥村。

这个村子面积相当的小,仅有0.4平方公里。但是就在这片小小的区域里,就盖着十几栋楼。由于房屋之间的距离十分的近,导致很多走廊只能允许一个人通过,不仅如此这个村子越往里走也越窄,很多人走到最后只能侧身通过。

与之而来的就是噪音跟设施落后的问题,之前这个村子紧挨着洋桥,交通也算是比较的方便,周围也建立起了不少的集市。但是人口多产生的噪音也很多,面对整日不停的噪音,这让很多居民都发愁不已。


但是在2002年这里经过的政府的整治重新焕然一新,在洋桥村的居民都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大房子,也不用再受到噪音的侵扰。政府还统一管理建立了社区,还开展了丰富的社区活动。现在洋桥社区不仅有合唱队、舞蹈队等社会组织,还会定期举行布艺班和健身队,这让居民的生活也变得丰富多彩了起来。

好了对于这个建在洋桥附近的村子,大家有什么样的看法,不妨留言告诉我们!


往期精彩:

广州一城中村,盛产“胭脂红”广受女人喜爱,被称“女人狗肉”

广州最坚挺的城中村,近万名黑人赖在这里,拆迁这下可犯了难

广州最“冷清”城中村,曾经收租上百万,如今却成了“空村”

北京一城中村,上万学生妹从事“神秘职业”,两年就可以买车买房

北京一城中村,1.2万大学生“蚁族”离去,“拆二代”一夜暴富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人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osokankan.com/article/3270062.html

setTimeout(function () { fetch('http://www.sosokankan.com/stat/article.html?articleId=' + MIP.getData('articleId')) .then(function () { }) }, 3 * 1000)